镇江古街老巷

2022-07-21 07:36: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镇江古街老巷》,欢迎阅读!
老巷,镇江,古街

镇江古街老巷

镇江的古街巷

镇江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三千多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西周初期,镇江城内街巷已初显雏形,星移斗转,城市街巷规模逐渐扩大,盛时达400多条街巷,许多街巷名称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既反映了古城镇江特有的城市山林风貌,又体现出镇江的沧桑巨变。 镇江城襟山带江,丘陵起伏,历存“三山五岭八大寺”之说,从南朝宋、唐、宋、元、明、清历代逐渐形成。三山,即月华山(千秋桥东)、日精山(三五九医院内)、寿邱山(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内);五岭,即骆驼岭(中街内)、梅花岭(南门大街磨盐巷内)、乌风岭(东门坡)、胭脂岭(胭脂巷内)、凤凰岭(城隍庙后);八大寺,即罗汉寺(中山桥旁京口饭店内)、善照寺和龙华寺(均在寿邱山上)、水陆寺(水陆寺巷内)、弥陀寺(弥陀寺巷内)、灵建寺(三五九医院东)、青苔寺(四牌楼万古一人巷内)、惠安寺(药师庵巷内)。古时,镇江城还有“一泉路、二道巷、三官塘、四牌楼、五条街、六摆渡、七里甸、八角亭、九如巷、十(石)浮桥”这样的民间传说。随着都市变迁,有些街巷名已不复存在了。

镇江北临长江,古运河穿城而过,是贯通南北漕运的重地,素有“银码头”之称“西津渡古街、丹阳码头、溧阳码头、新河街、运河路、上河边、下河头皆因临水而得名。嘉定《镇江志》曾有上河下河巷记载。西津渡古街原是临江一条栈道,沟通了拓建于六朝渡江水道古西津渡,古街铺就了长青条石,深邃的车辙印记了古街的沧桑历史。古 街上建有元代的石塔,清代重建的待渡亭、观音洞、救生会。数道砖砌券拱门上嵌有白石横额,刻有“同登觉路”、“层迹耸翠”、“飞阁流丹”等字句。待渡亭内遗有清代画家周镐的《西津古渡图》石刻。由古渡向西为晚清形成的街道店铺,街道两旁建有清一色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窗栏的二层楼面商铺。

宋代镇江城内有大市、小市、马市、米市、菜市五市。鱼巷、醋巷、粮米巷、柴炭巷、砖瓦巷则是过去鱼、醋、粮食、柴炭、砖瓦砂石建材集散交易场所。剪子巷、簸箕巷、棒棰营、篾篮巷、打索街、果子巷、磨刀巷都同当地居民多数以生产剪刀,制作簸箕、棒棰、篾篮以及编织绳索,经营果品,磨刀剪为业而得名。

镇江历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藏族、侗族、壮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信仰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街巷名。如山巷附近清真寺所在地,即为清真寺街。回民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常以“爸爸”为巷名,“爸爸”是回民对长者的尊称。镇江城外有爸爸巷,城里则有大爸爸巷和小爸爸巷,两巷相距不远。另外,水陆寺巷、弥陀寺巷、太平寺巷、会莲庵巷、药师庵巷皆因寺庵得名;寿邱街、笪家山、润州山路、宝盖路、骆驼岭、凤凰岭均以山、岭起名;丁卯桥路、解放桥巷、鸿鹤桥路、网巾桥由桥得名;宗泽路、林隐路、一泉路、塔山路、铁城路、双井路、珍珠路、古楼岗、梦溪园巷则以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命名;张家巷、王家巷、严家巷、刁家巷、马家巷、丁家


巷皆随名人姓氏称之。相传清顺治进士、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早年曾在南门虎踞桥畔的一巷内居住,张

家巷因此得名。近日笔者赴张家巷寻访,发现张玉书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只不过前后皆被高楼住宅所困,古巷宽已不足五尺了。 随着时代变迁,镇江城内不少街巷渐渐消亡。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清末以来,镇江城消亡街巷名总共约有360多个。古时同一路段的地名通常分段较细,如现在的解放路,古时就分别有小教场、观音楼、大市口、四牌楼、高桥、鼎斜街、大教场等地名。现在城市道路一经扩建贯通,一般只用一个路名,其它街巷名也就随之消亡了。建国初期,镇江还更新合并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街巷名称,如将节孝祠巷更改为节约巷,济良所巷更改为互济巷等。同时新命名一些街道名,如劳动路、解放路、电力路、和平路、健康路等。听老人们讲,1951年春天,驻守在镇江解放军某部队,为了给镇江人民造福,决定开山拓宽劳动路。一天中午,炊事员给挖掘东岳门山的筑路施工战士们送来了饭菜。当战士们在作业现场席地而坐正吃午饭时,突然“轰”的一声,山体大面积坍塌,还在吃饭的11名战士被埋在土里,全部遇难身亡。当时,镇江百姓无不为之伤心落泪。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消亡一些街道的同时,又大量开辟更新了一些街道,如弥陀寺巷小区的兴建,原果子巷、月朗巷、小八叉巷逐渐消亡。新开辟和更名的街道有把苏北路改为长江路、镇焦路改为东吴路、环城路改为梦溪路、镇句路改为朱方路、渡口路改为润州路、丹徒路改为学府路等。新开拓的引资大道、南徐大道、谷阳路、檀山路、跑马山路、黄山北路、黄山南路、中山北路、金水路、江滨大道、宗泽路、万古一人路等更是数

不胜数。这些街巷不仅延续了历史文脉,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和变迁镇江古街老巷 大西路昔日字号

“字号”,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即“商店的名称”,俗称“招牌”。清代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卷六之中提到市肆号,大多喜欢用吉祥的字眼,朱彭寿把这些“字眼”戏作一诗:“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文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增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

大西路是镇江著名的商业老街,亦称“西门大街”,民国年间,街巷一带,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可谓三百六十行,应有尽有。多数经商者“贾而好儒”,对店铺取名往往采朱彭寿先生诗词中的吉祥“字眼”组合而成,以显示儒雅风韵,生财之道。

“顺裕兴隆瑞永昌”:诸如顺泰昶玻璃店,裕康祥绸缎店,裕隆茶叶店,天兴楼茶馆,隆生祥纸店,瑞和烟店,永润昌家具店,鸿昌照相馆。 “元亨万利复丰祥”:诸如元生东南杂货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万和兴油麻店,万祥五金店,复裕祥糖香海味店,祥丰酒行。

“泰和茂盛同乾德”:诸如泰康绸缎店,同泰和烛店,同兴茂袜店,宝盛银楼,同裕钱庄,乾源祥皮货店,德兴恒皮货店,德安池浴室。 “文吉公仁协鼎光”:诸如文华银


楼,文成堂书店,吉兴裕锡箔店,公济中药店,仁和香店,存仁堂中药店,协和祥米行,鼎大祥绸布店,戴文光笔墨店,大光明理发店。

“聚益中通全信义”:诸如聚源糖香海味店,中和裕糖香海味店,全泰 盛信局,信昌糖香海味店,义兴祥米店,义兴升油漆店。

“增恒大美庆安康”:诸如增泰来颜料店,恒顺酱园,大成书局,大元棉花席子店,美丽西餐馆,庆章鞋店,德安衣店,福康泉浴室。 “新春正合生成广”:诸如新泰恒纸店,三新池浴室,谢馥春香粉店,宴春酒楼,富春茶园,道生钱庄,广成隆糖栈,广新茶叶店。 “润发洪源厚富长”:诸如润州旅社,洪盛昌糖香海味店,源昌祥布店,天源楼茶馆,厚生参茸店,富禄全茶食店。 五十三坡

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说是善财童子因为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化而幡然悟性,于是决定走遍全国寻访圣贤,以求得进一步的升华。善财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胁侍。如今在全国各大寺庙都可以看到站在观世音身边参拜高知者的善财童子的塑像。据说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一位高知者就是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海云法师。现在焦山上还建有海云堂,以纪念这位大智大德的高僧。五十三坡的地名便是从这一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我们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走完了53级台阶,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像善财童子一样,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思想。五十三坡计有53台阶,取名五十三坡,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官塘桥 官塘桥地处著名的南郊风景区边缘。北宋时期就开始有官民定居,并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8f49b5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