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随笔

2022-05-07 19: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均数》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平均数,随笔,教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平均数》教学随笔



一、教学课程标准提出,好的数学教育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我就是利用了学生对比赛已有的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学生在熟悉地情境中,自己通过获取信息,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随后,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又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了一个辩论平台,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将平均数的意义引向深入。



二、移多补少是求简单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当数据的个数少而数据又较小时,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很方便。但当数据的个数较多而数据又较大时,就用数据的总数除以数据个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过去把求平均数问题纳入典型应用题的范畴去教学,总结出所谓的求平均数的公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而且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在统计中的作用缺乏了解。教者让学生通过操作,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而且这是学生自己找到的方法,容易理解,容易记忆。

三、在计算平均数前先让学生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这组数的平均数,渗透了估算的思想。在学生估计出平均数后,教师又结合学生的数字有意提出了“为什么没有人估计平均数会使20或是30千克?”这个问题,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平均数取值范围的理解。



四、让学生根据当地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数据,提出和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并根据数据变化的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体验求平均数和统计的作用。在设计时改变了过去把平均数总是上成应用题课的模式,而从统计的角度来探讨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



五、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教师及时为学生沟通了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不同造成。本节课在求六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时,可能会出现多种解法。这是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协作”解决问题的。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认真倾听同的解法,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学生能够得到不同见解的重要渠道。接着在小组内交流、争论,在他自己的脑海里留一个他认为最能接受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旨在强调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数学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学习成就感。这样的教学尊重学生,启动了学生内在的动力,使他们学有创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七、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不同的学生的平均身高,让学生感悟,要使平均数真实可靠还需要考虑数据收集的方法,收集的数据要有代表性,从而渗透抽样的思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八、小结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收获,更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将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596268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