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教案 钮谞源

2022-04-18 04: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诵读欣赏教案 钮谞源》,欢迎阅读!
诵读,教案,欣赏,钮谞源

诵读欣赏教案

编写人:竹西中学钮谞源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

提点学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通过景色的描写来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岳

一、 导入

运用图片展示法,电脑上展示东岳泰山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或者是请到过泰山的学生谈谈自己旅游的感受。由学生的感受引入课题杜甫的《望岳》

二、 学生读诗歌,确定全诗的着眼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泰山的

2、请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点评他的停顿有没有,有没有读出泰山的气势。 3、听范读,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诗歌的着眼点在哪里。

明确:着眼点是题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进行“望”从而描写泰山 的雄伟。 三、 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诗句,了解诗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句意。 四、 品读诗歌

1、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的目的在哪?结合创作背景谈谈你的认识。

杜甫是在科举不第游历时,见到泰山,并写下此诗。全诗没有一点落第后的颓废消极,而是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再次齐读诗歌,不仅读出诗歌的气势,更要读出作者的旷达胸怀。 3、感受诗人的写作艺术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除了气势外还有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4、学生课堂上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早春呈水部八十八员外》这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二、了解诗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读诗歌,明诗意

1、学生相互朗读诗歌,读出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教师分句,讲述诗歌的大体意思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

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

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

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3、品味作者感情

整首诗虽然是写景,但却也融进了作者浓浓的感情在内,表现了对早

春的喜爱之情。 四、 拓展延伸

与《早春》对比阅读,看看诗人的选意象的不同点,共同点,学生课上自由交流,课后与老师讨论。



第三课时 登飞来峰

一、 导入

我们祖国的名山是数不胜数的,每个省市几乎都有一座名山,前面我们




感受到了杜甫眼中的泰山,今天让我们再来领略另一座山的风采。那就是黄山上的飞来峰。 二、 读诗歌,解诗意

1、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 2、学生朗读诗歌,争取诗歌

3、请同学朗诵诗歌,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脑海中想象飞来峰的奇景 4、电脑上展示图片,看看与你感受到的景象是否相同 5、老师讲解诗歌大意。 三、 品读诗歌的哲理

这首诗除了写景之外,更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在议论中阐述哲理。你从这里都读出了哪些哲理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四、 总结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后两句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以“浮云”为喻,反衬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设计

望岳 钱塘湖春行 登飞来峰 景——雄伟 写法:情景交融 充满生机 情——旷达 踌躇满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f41cf7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