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酒文化

2022-10-16 18: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探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酒文化》,欢迎阅读!
酒文化,古诗,文中,试探,语文

试探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酒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包含内容丰富多样,酒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从古至今,酒文化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切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探究,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古诗词学习,从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感受酒文化的魅力,以此深刻领会其对于现代文明发展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酒文化

引言: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是餐桌主要饮品之一。中国是一个酒文化繁荣发展的国度,具有丰厚悠久的酒文化发展历史,古诗文中的酒文化记录就是其主要体现之一。相对于普通食物而言,酒更具文化特质,因为它切实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融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酒文化持续发展至今,离不开其自身独特魅力,更离不开古诗文的渲染烘托。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结缘,再利用自身创作才华将酒文化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记载传承下来。因此,在后期的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酒文化与古诗文的联系极其密切,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认为其二者完全融为一体。

1.

酒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就现今发展状况而言,酒是一种文化载体,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酒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了国人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文化内涵的综合承载体,酒文化中还蕴含着许多尊师重道、修身养性、待人平和的为人处世之道。因此,切实将其文化内涵融入进教学内容中,一方面能帮助拓展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程度。

1.


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酒文化

1、待客之道。酒是人类生活的主要饮料之一,也是设宴款待贵宾的必备物品。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传统美德之一,饮酒品茶即为主要待客方式之一。友人之间通过饮酒交谈增进感情,陌生人之间也能通过酒食享用,感受到彼此的善意。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他初入桃花源宝地,桃花源中的人都热情的招呼这位远道而来的渔人,纷纷邀请他来自己的家中做客,设酒宴款待他。在这酒中,陶渊明能够感受到桃花源中村民的朴实善良,这是他向往桃花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首诗是陆游游玩乡间来到农家时写下的,上文提及“邀我至田家”,就体现出了农家人的热情好客,再与下文的“足鸡豚”呼应,直观展现出农人的淳朴。这里的“腊酒”指的是农人在腊月里自己酿制的米酒,一般是在开春后饮用,虽然它外表有点浑浊,但却有着名酒的醇厚香味,这对于农人来说,是最佳饮品。农人热情留客,并准备了丰厚的菜肴和绝佳饮品,深深的触动了陆游内心,以此写下该篇游记。这里的酒文化不仅仅是指米酒的香甜,更多的是包含了农人的憨厚、淳朴和无私。

2、把酒欢言。酒作为人类的主要饮品之一,大多饮用于闲情雅致之时,在酒的助兴下,人们能悠闲的欣赏美景或与友人交谈,感受酒文化和思想文化、景观文化的碰撞。例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描写是他看见湖中有两人对坐观景,旁边一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的沸腾。下文“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说的则是诗人与他们一同饮酒,共商湖心亭雪景。“三大白”是指诗人喝了三大杯,以此表达他的尽兴。这本是素不相识之人,通过把酒言欢,了解到彼此的共同喜好,在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指示也为美丽雪景增添了一丝人情味。

3、饯别远行。在朋友离别之时,豪饮践行是对其表达真诚祝福的重要形式之一。酒中藏有对友人的满腔热情和万般不舍,一饮而尽,英雄也该踏上新的征程。例如,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他在友人的饯别宴上与其饮酒别离时说的话,与友人的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所以真诚的奉劝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因为他在一路向西出了阳


关之后,很难有故人旧友与其一同饮酒言欢作乐。这酒里就蕴含了诗人对友人浓厚的不舍情谊。王翰在《凉州词》中也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是他正想要饮酒时,出征的琵琶声就开始催促。表明了男儿远行出征的无奈和悲凉,这酒的味道对他来说就是酸楚和苦涩,因为其中包含这壮士内心深处的悲壮,而这远行离别之酒又怎能不痛彻心扉呢?

三、总结

综上所述,酒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古诗词文化的融合,是其流传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语文古诗文进行教学时,应适时结合酒文化特点,帮助学生探索其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此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赵丹萍.名士风流——绍兴古诗文中的酒文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04):36-37.

[2]沈明明.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谈苏教版初语古诗文中的“酒”文化[J].语文教学之友,2011(10):26-27.

[3]段彩霞.高中语文教材中酒文化鉴赏[J].文学教育(),2020(04):118-1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8efce0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