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2022-10-15 08:0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教案,语文,秋天,怀念

七年级语文教案

课程:秋天的怀念 教学对象:七年级三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生字词

能力目标: 正确 流畅 有感情的朗读散文,语句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朗读 体验母爱 学会感恩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作家生平,创作背景(导入课文) 1

2 创作背景:在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秋天的怀念》为纪念多年关心体贴自己的却突然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催人泪下的课文。文中我的暴怒、对生活的无望和母亲的宽容、坚强形成强烈对比,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朗读课文

(学生互评,指出朗读中的语气,停顿和感情色彩) 梳理全文

全文共七段,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文章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各不相同。 第一次是春天。因为我的暴怒无常,母亲力图让我快乐起来,提出去北海公园看花。我不但没有响应,还大发脾气,自暴自弃。

第二次是秋天。我勉强同意母亲看花的提议,但未能完成,母亲就突然病逝。

第三次也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公园看花,完成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我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坚强的的活下去。

注:文章写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理,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两相对比。衬托了母亲的伟大,也流露出了忏悔的意味。这迟到的醒悟,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也是我坚持活下去的动力。

我及母亲的对话是全文的主体。作者善于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的表现母亲的情感。叠词的运用,口语化的叙述,是文章朴实自然,真挚感人。

本文在结构上,用记叙及抒情交融的写法。在几次有关看花的记叙中穿插母亲生病,去世的内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从而生化了主题。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问题探究

1 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么样理解?

高兴不起来 心情不能平静。不管是什么都换不起我对生活的热情。

关键在于: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的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2 本文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1


1母亲提议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影重新唤起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2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品质中得到启示,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的活下去。3北海公园是我童年时经常游玩的地方,母亲希望这样的重游,能唤起我美好的记忆,让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3 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句子,体会其深层含义。 在一些反思和悔悟中变得成熟了。

4 找出第一段中叠词的运用,说说其表达效果。

悄悄地 :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 偷偷的 :表现母亲不想打扰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的心理和情态。 红红的 :含蓄的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我更痛苦 又无可诉说

去走走 口语化,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掩饰不住高度紧张的期待心情。 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朴实而真切,万千牵挂 及不舍,尽在不言中.

5 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寓意。

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标题,寓沉重及轻灵中。母亲在秋天病逝,带走了未能陪儿子去看菊花的遗憾,留下了对女儿的无尽牵挂。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我”在妹妹的陪同下,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去北海看花,也以实际行动告慰母亲:她惦记的儿女都在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坚强的活着。 课后感悟 板书





三次看花 1 春天 暴怒无常(砸玻璃 摔东西) 2 秋天 3 秋天 知道母亲病的严重 为母亲去世而悔恨 多年后完全明白要坚持活下去 母亲 体谅宽容我的暴怒无常 提议我去看花(病情加重了) 再次提议去看花(母亲去世)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7acaad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