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考点

2023-01-02 10:2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社会学考点》,欢迎阅读!
考点,社会学,经济

经济社会学考点

1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它试图

对包括市场组织在内的诸种社会组织对包括追求货币收入目标和其他目标在内的行为对包括经济增长(衰退)和其他社会现象在内的社会运行状态做系统的分析;在分析和解释中,它力求在经济学社会学传统假设和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分析工具。

2 资源稀缺性:①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是有限的。例如: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时,

新鲜空气就成为稀缺的。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耕地和城市用地是稀缺的。需特别指出的是人们的认知能力也具有稀缺性。②稀缺性无法改变。

3 效用最大化及其假定:效用最大化指的是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在各个备选方案中倾向于选

择给他带来满足感最大的。

效用最大化假定:A. 各个具体的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假定。 B. 信息的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

C. 对个备选方案的效用评价具有完备性

xy; yx; xy无差异即xy

D. 对各备选方案的效用评价具有可传递性

对于任意的备选方案x,y,z的效用评价,如果认为xy, yz, 那么,xz。不满足传递性就无法做出效用最大化选择。 E. 对各类决策主体做统一的行为假定

4、有限社会化假定:这个假定既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也承认人的社会化的有限性。人的效用最大化判定中,内含着社会性。社会化之所以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准则无法覆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作为有独立的利益趋向、且接受能力有限的生物体,对社会准则的接受是有限的。有限社会化假定下的个人在不同程度地遵循社会准则的同时,保持着进行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他们会对究竟是服从还是违背某些社会准则的问题进行收益与代价的权衡。

关于格兰诺维特的强关系与弱关系后面有提到。嵌入型的问题、如何嵌入可参考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一书中的第二篇内容来写。 5、简单的供求模型:

需求定理:通常情况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种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或者画p402.1 供给定理:通常情况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或者画p422.3. 6、外界因素对简单的供求模型的影响: ⑴制度: 针对不同制度结构中的企业对价格有不同的反应。价格反应敏感企业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价格的上涨,供给量不断增加;而缺乏价格反应企业,他们的需求和供给曲线都是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和供给量始终是既定的。也可画出p553.1(a)(b).

⑵社会地位:①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阶层的消费者退出减少的需求数量大于较低阶层进入消费增加的需求数量。并画出p613.3.

②当退出者对需求量的影响小于进入者时.并画出图3.4.

⑶人际关系:价格信息传递不充分,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不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短链和长链、强关系和弱关系:

1、长链与短链:信息传播与人际关系长链;人际关系短链、长链影响工作质量,那些使用短信息链的人比使用长信息链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更好。


2、强关系与弱关系:“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以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

工作信息主要由弱关系来传递,强关系人因为常常见面,信息具有同质性,而弱关系人则可提供更多的异质信息。 7、从众与求异的关系:

①大量的求异消费行为,从消费物品的外在形式上看,只是在流行物品的同质基础上略做异样变动;②个别人的求异消费,有可能对其他人产生示范效应,并进而引发出对这种物品或其消费方式的从众行为,引发出对原来消费的物品和消费方式的从众退出行为;③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异行为本身也可能会演变为流行的、时髦的行为,引致许多人从众。求异与从众实则为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8从众零界点值:使个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其他人的最小数量(或比例)每个人对自己的“最小数量”可能有不同的概念,从而有不同的行动起点,即每个人的从众临界点值可能是不同的。

9先导行为特性对从众的影响

从众行为的产生出了有受到他人行为影响之外,还受到收入、价格因素的影响 虽然从众行为一定是在先导行为之后发生,但先导行为之后发生的行为不一定就是

从众行为

在平等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高阶层成员也有可能从低阶层成员之众。 10、影响技术创新速度的制度基础:

(1)、保障竞争性市场运行的产权制度.

(2)、专门保障创新技术者权利的制度.

(3)、使创新技术企业能够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11、晋升的特点:

1、在一个等级组织结构中,上级将下级由较低的位置提升到较高的位置。 2、获得晋升的只是一部分人

3、晋升的位置和报酬是事先确定的

4、能否获得晋升取决于员工表现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 12、晋升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正面作用:绝对收益效应—人们为获得经济资源的绝对量而形成的激励,表现为工资-劳动模型,收益包括货币或实物收入的增加,各种名衔的获得;相对地位效应—人们通过与他人相对地位比较形成的激励,重点比较员工的相对地位。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来超越他人。

负面作用:当采取某些行动可以使他人收益减少而使自己的效用增大的时候,人们便会采取损害他人利益的行动。因此晋升也具有诱导相对地位敏感者损害他人工作成效的作用。 12、晋升的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 1、工作性质和工作激励

2、考核合作情况

3、权衡晋升后所带来的收入差距 4、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 5、企业内部意识形态

13、自我实现预言发生的例子并解释、条件、如何克服。

例子见195页美国一家银行的黑色星期三。

解释: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而且有时重要的是,人们也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有反应。故一旦我们赋予情境某种意义,我们随后的行为及这一行为的某些结果将受所赋予的意义的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736e9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