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与管理控制

2022-12-26 14:4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与管理控制》,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认识,控制,管理,企业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与管理控制

作者:李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6年第3



李辉

青岛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逐渐完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为求得一席之地,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且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一些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已经遭遇了严重的财务危机,无法正常运作,处境岌岌可危。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财务风险;认识;管理

1 研究现状

19 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把风险管理思想正式引入企业经营领域。在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方面,马柯威茨、威廉、米勒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三位学者的理论一脉相承。他们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风险理论、计算股票系统风险的方法和通过系统风险计算股票预期收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的MM 理论等,为以后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奠定了基础。

1987 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王继华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一文中,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文章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从而制约和调整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2 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同于预计财务状况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认为这种可能性可能表现为积极的一面,实际财务结果显示盈利超出预期;也可能表现为消极的一面,即财务状况不乐观。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定义主要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没有达到预期值的可能性,甚至远低于预期,企业面临财务困境。

3 财务风险的分析衡量方法

3.1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值1 为一般水平,越大于1,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优势,低于1 说明企业有短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3.2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与资产的比值,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对债权人所投资金的保证程度,其公式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率值越小越好,但如果财务状况较理想,则该比率略微高一些也未尝不可,以获取财务杠杆所带来的优势。若企业前景展望为负面,则应降低该比率。

4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4.1 金融危机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当今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是加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推手,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4.1.1 融资渠道受阻,筹资成本增加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绝大部分依赖于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受金融危机和前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企业向银行借贷难度增加,而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能也很小,企业正常融资渠道受阻,筹资成本加大。

4.1.2 资金占用规模加大,营运资金紧张企业为谋求生存发展,必须提高产品销量,不惜采取赊销的方式。但很多企业在没有充分了解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大规模赊销,导致很多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4.2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严谨科学财务管理制度。但在有些企业,优秀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管理手段的不完善,打乱了企业财务管理程序的正常运行,财务关系混乱不堪,就会引发财务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各方面功能退化,甚至瘫痪,重大财务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0674aa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