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二)》

2022-04-03 19:4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的来历(二)》》,欢迎阅读!
来历,春节



春节的来历(二)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现代民间习

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 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 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 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 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 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 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 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 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 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 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 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由于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

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




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 这一念 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 像等。 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

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 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 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 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 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 一颗

星代表一份幸福,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份思念, 我送你一片森林。新年快乐!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

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 一词,最早出白南朝梁 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白牧〈〈梦 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 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暖

〈〈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 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




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白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 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 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 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

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 一日为元旦,白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 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 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 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 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1日为新年。19499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 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 11日定为”元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e7b81e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