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评析-黄鹤楼

2022-11-25 00: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评析-黄鹤楼》,欢迎阅读!
古诗文,黄鹤楼,评析

古诗文评析-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旧唐书·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作品有《崔颢集》

评析

此诗历来被推崇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洙(蘅塘退士)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百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此诗从神话传说落笔,前四句即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仙人驾鹤,本是虚无,这里以虚为实,“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物是人非之憾;黄鹤“一去不复返”,只剩天际白云千载依旧,更加深了这种岁月不再的世事苍茫之慨。

前四句吊古,后四句则实写楼中所见所感。从渺不可知的神话一变而为芳草绿树,现实的种种情思和欣欣向荣的眼前景象交融在一起,更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阵阵愁绪。最后一句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进一步传达出诗人那种怅然若失、归思难禁的漂泊感。

这虽是一首七言律诗,但诗人并没有刻意去遵从七律的规则,而是信手而就,脱口而出,在一些地方“违背”了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规范,如首联的五、六两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颔联完全不顾什么对仗,等等。然而正是因为不拘泥于固定的写法、规则,才有了这种气脉贯通、高唱入云的文势。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0bc78e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