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简报

2022-05-05 17: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简报》,欢迎阅读!
简报,政治

2010——2011 (一) 2010——2011 (一)





茂名市第九中学 00年十一月 第十九期

201011月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来源:中公教育

一、国内部分: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在全国展开。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10年 11月1日到11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2011年4月底开始陆续公布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2、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决 定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3、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举行

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1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这张月面虹湾局部 影像图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公里,分辨率约为1.3 米。影像图中心位置为西经31度3分、北纬43度4分,对应月面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 约15.9公里。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 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公里。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 工程目标全部实现,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国家主席胡锦涛11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卡梅伦。胡锦涛表示,中英互 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方重视发展同英国的关系。在新形势下,中英双方应该从21世纪 全球视角和战略高度规划好两国关系,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运用好彼此发展机 遇。二是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三是提升政治互信水平。 5、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112日晚在广州隆重开幕,闭幕式于1127日晚举行。广州亚 运会见证了亚洲体育运动的新发展,刷新了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 会纪录。2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金牌,3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奖牌。中国体 育代表团取得了199枚金牌、416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亚 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 二、国际部分:

1、迪尔玛将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北京时间11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公布巴西第二轮总统选举计票结果,有巴西“铁娘子” 之称的巴西执政党劳工党总统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获得56%的支持率,击败了反对党社会民主党 候选人若泽·塞拉,赢得大选。迪尔玛将于明年11日正式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2、俄罗斯总统视察国后岛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当地时间111日视察了位于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最南端的国 后岛。这是俄国家元首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南千岛群岛。多年来,日本一直声称“北方四岛”是“日 本的固有领土”,要求俄罗斯交出这些岛屿的所有权。两国从1945年二战结束至今仍未签署和平条约。 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次审议美国人权状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负责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115日首次审议美国人权状况,56个国家在会上发 言,其中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批评美国侵犯人权的行为。 4、欧盟委员会公布新能源战略

欧盟委员会1110日公布新能源战略,提出未来10年需要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万亿欧 元,以保障欧盟能源供应安全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5、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日本横滨开幕

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1112日在日本横滨开幕。本届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题定为“亚太作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寻求危机后的繁荣”。

美国正在打劫中国百姓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两个结果:其一,制造大量热钱,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资产泡沫;其二,美元贬值

、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竞相贬值,会使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幅度的输入型通胀。 面对美元的无耻,新兴市场经济体试图采用资本管制已达到防止热钱的目的,这恐怕无可厚非,也是正确的政策选择。目前,

中国就是这样,通过大规模的外汇检查,提高外汇流入的门口,这都是资本管制的具体表现。

1111日,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明确告诉我们:新兴经济体应当选择资本管制,对付热钱冲击。 但是,资本管制可以对付热钱,却对付不了输入型通胀,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只要美元贬值不停止,只要发达经济体不 停止货币贬值竞争,输入性通胀对世界上所有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都是最严重的威胁。

我可以肯定地讲,无论是热钱还是输入型通胀,对新兴经济体而言,都是足以要命的事情。所以,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 对付全球性流动性泛滥,只有资本管制不够,还必须采取措施扛住输入型通胀对本国经济的破坏作用。

当然,解决输入性通胀的根本方法是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比如,世界以G20为基础,建立各国货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 ,而一篮子货币又与一篮子商品挂钩的货币体系,规定国际贸易必须以一篮子货币结算,那通胀问题立即就消失了。但是,这需要 各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统一协调,而且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比较基本一致或基本互补等等条件。

所以,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事情,就算从现在开始做,也需要几代人的智慧、数 十年的时间,更需要各经济体之间无数次的利益博弈。

正所谓远水不解近渴输入型通胀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乃是当下就必须拿出办法的事情。但现在,新兴经济体的办法 加息,紧缩货币。我想说的事实是:这时候紧缩货币是找死。

紧缩货币可以抑制通胀的类型是内需拉动型通胀。紧缩货币可以抑制国内需求,通过抑制内需,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但是, 紧缩货币对输入性通胀没用。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我们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无视这一事实。

我可以肯定地讲,如果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去治理输入型通胀,那就等于是任由美国造孽我们买单。去看看 食品价格为什么会上涨?看看所有的食品价格为什么涨?那是国际市场价格飞涨所致,跟中国的供求关系关联不大。 粮食价格上涨,一切食品和工业品价格都会上涨,这是被历史多次证明的事实。

所以,我们老百姓为什么会感到生活越来越紧张,的确是因为通胀,但通胀的诱因是华尔街借用美元贬值、流动性巨大、 信用货币失信等因素恶炒商品价格所致,而不是因为中国内需旺盛所致。如果是内需旺盛,那中国人对未来的收入 预期会增加,但现在谁会预期自己的收入增加?

原理是这样的:美国人推高商品价格,而这些商品又是中国必须购买的商品,所以我们为了购买这些商品不得不高价 接盘。就像股市,高价接盘者一定倒霉蛋,是自己的财富被别人拿走,这就是财富再分配的必然结果。中国企业 不得不高价购买原材料,中国老百姓就不得不高价购买消费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生活越来越紧的原因,也是美国

打劫中国老百姓的具体表现。更严重的是,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损害的就是实体经济,如果政府通过加息等紧缩货币的手段, 抑制终端消费价格,不容忍消费品价格上涨,那企业的成本就转嫁不出去,企业的利润就会被原材料、人力和财务成本大规模 蚕食,企业就会破产、倒闭,银行就会随之破产倒闭,到时候货币必然大幅贬值,通胀必然更加严重,而且很多老百姓都会失去工作, 失去饭碗。有些人总是以政府不能任由通胀无度恶化为由主张加息、紧缩货币,我不知道他们是真傻还是别有用心。 所以,绝不能用紧缩货币的方式治理输入型通胀,那是找死,这也是我认为现行货币政策错误的根本原因。去

看看欧洲、日本、韩国等,他们明明知道通胀会非常严重,但他们不敢收紧货币,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没用,知道收紧货币是找死。-

我真心地敬请各位平心静气地看看我所说的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客观事实?应当明白,无论是制

定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制定投资策略,我们都必须坚信逻辑正确,否则我们将无从判断未来。但遗憾的是,大多只相信眼见为实 而往往眼见为实之时,一切都晚了。如何抑制输入型通胀?我告诉你,中国自己没办法,除非我们有本事让美国停止美元的量 化宽松,我们有本事让美国加息,并制止发达国家竞相贬值货币。可能吗?可能性几乎为零。怎么办?告诉你,对于输入性通胀我们 职能,而无法。怎么

第一,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托住中国经济增长,必须通过提高资产税、资源税,以财政补贴等

第二, 转移支付的手段,稳住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稳定社会安定。在货币政策不仅不能紧,反而要与美国同步放宽, 第三,

这是保护实体制造业生存下去的重要手段。除了让实体经济更多地通过股票市场融资以外,对企业的贷款规模也

应当根据原材料和劳动




2010——2011 (一) 2010——2011 (一)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茂名市实验中学 梁建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个呼唤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迫切——我们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标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 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教学反思实质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 善的思维运动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深入对课堂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作多视角 的反思,能促进教师的思维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实现从教学经验到教学理论的升 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角色以新的内涵:教师不再是传 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教案去上课的“教书匠”, 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 者、引导者和决策者。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教学 反思,积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深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一)写反思日记

在一节课教学结束后,要求教师及时写下该节课教学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 学之智、学生思维之花。例如,一次初二政治随堂单元小测验,我开始时严密注视 着每位同学以防止作弊,由于我采用了中考政治开卷形式命题,没有经过开卷训练 的学生面面相觑,有学生举手问“能否翻书本?”我突然想,这次严格考试肯定令 很多学生失望,不如临时改变一下策略,于是我对盯着我的全班同学会心地笑一笑, 并且放松了对学生的监视,果然有些学生开始翻起书来,接着一道道难题做出来了, 再后来我也参与到其中,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交流„„课后,我在反思日记写到“一节 原本考试的课演变成了以考题为形式的自主探究课,教学目的由考学生变成了以考试为形 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多么重要, 同时,我意识到只有出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对学生无私的爱,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 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改革。 (二)写反思教案

反思教案即“再教设计”,在一天课堂教学下来,深入思考,系统整理上课的教案, 摸索教学规律,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新的教学设计:

1教育观念再分析。例如,一些地方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以下动态“问答式取代了老 师原来的‘填鸭式教学’,美其名曰新课改”,“课堂上学生讲故事、角色扮演、 相声小品、唱歌、知识问答、辩论、甚至武术表演,热热闹闹,美其名曰‘学生为 本、每个学生都参与’”,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反思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反思教学能否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得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否真正做到鼓励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学目标与内容再分析。反思我们的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能否将教学目标转 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上是否关注学生学习的“最近 发展区”。

3、教学策略再分析。例如,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地使用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美其名曰“生本教育”,其实这恰好是对新课改的 “形而上学”。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学策略能否由原来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 学生的学的发展;能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的发展;能否由统一规格教育转向 重差异性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积 极主动的学习。“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 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茂名日报》(2005-03-24 第四版)




2010——2011 (一) 2010——2011 (一)



领导的三八演讲

妇女大会 老黄倒霉时曾被遣送回乡。“三八”节县长要到某区妇女会上讲演,知老黄能写,就

逼他写个讲演稿。老黄特烦这混蛋,就凑了一篇,县长还一字不差地念了:“„„我是搞妇女的,很有经验。最近我到你们下面摸了一下,搞到了第一手资料。我是个大老粗,到底有多粗,你们妇女主任最清楚。昨晚我跟她整扯了一宿。开始她不知我的长短,我不知她的深浅,躲躲闪闪就是搞不到一块。经过多次交锋,将心比心,情况终于摆到了桌面上。伪装既然剥去,下面就好干了。我们针对焦点,摆正姿势,一鼓作气,深入浅出,坚持不懈,直到积压许久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真是一泄如注,痛快淋漓啊。最后她高兴,我满意,这有多好!„„全体妇女同志站起来”在场的女同志因惧怕县长的淫威,都站了起来等待指示。县长舔了一下指头翻了一页接着念:“了!”

欢迎品尝,下次再来

某官员经常参加公宴。一次可得宾馆所赠餐巾一条。日复 一日,积少成多,有泛滥成灾之势。其妻不忍将其闲置,拼凑缝成裤 头,穿于内,一日感冒,须向臀部注射针剂,护士令其褪下长裤,俯视,大笑。 臀部上八个红字:“欢迎品尝,下次再来”



备考锦囊:高考复习规避三大误区

误区1:避重就轻,忽视基础

在寒假复习中,考生应该从专题训练回归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考试大纲中对出题目标和能力要求其实都有表现。现阶段基础知识是考生复习的重点,是考生其他能力在考试中得以发挥的基础,不要一味钻难题、怪题、生题,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在考试中无谓丢分。注意查缺补漏,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分类并及时改正,做到题不二错,就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

误区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对于每个考生而言,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复习。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复习效果才会好。

总体而言,最后三个多月的高考复习应该包括以下过程:全面检测———发现问题———总结反思———解决问题。应该专门准备试卷分析问题本,对于每一次考试试卷上每一道题进行逐一分析,把所有知识点分成100%掌握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完全不会的三大部分。对于100%掌握的试题往往会造成考生忽视,其实这部分知识仍需投入一定时间关注,使其得到彻底巩固,无论试题如何变形,也能从容面对。第二类,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是大部分考生最应关注多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知识是考生成绩是否能够再提高的关键,因为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解题思路,考生有所了解,只是不够熟练。所以学生应进行概念定理的重新咀嚼,多进行相仿题型、题例的训练,力争高考时在这部分多抓分。第三类是完全不会的内容部分,应该因人而异,高考题型分成四类:塞分题、基础题、中档题和综合题,大部分同学完全不会的部分在综合题,建议学生的复习顺序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应进行跨越性复习。

误区3:没有计划,盲目跟从

每个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分数差距比较大,升学目标也相差甚远。具体来说,600分、500分、400分等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所以复习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模拟考试成绩在本二线以下的学生应该把复习重点定位在给分题和基础题部分;本一线以下的学生应该在确保前两种题拿分的同时关注中档题和部分综合题的复习;准备冲刺名校的考生则应更多关注中档题和综合题的强化训练。最后阶段的复习方法是高考的关键,应遵循因人而异、不可求同的原则。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政治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保障每个人今生财产的所有权。 ——洛克(英)

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孙中山(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d7df42e87101f69e3195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