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诗词看曹雪芹

2022-05-08 07:1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红楼梦诗词看曹雪芹》,欢迎阅读!
曹雪芹,红楼梦,诗词

从《红楼梦》诗歌看曹雪芹

赵生录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第二中学 746412

【关键词】诗词格律 艺术技巧 神韵

【摘 要】《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汇聚了众多体裁的诗文佳作。他的诗作,透着词赋的灵性,对词韵和诗词格律精通, 展示出超人的才华。同时,《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楼梦》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汇聚了众多体裁的诗文佳作对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研读也已成众家的研修课。早在清代,就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是枉然的说法。可见“红楼诗文”享誉文学之林。曹雪芹先生“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他的诗作,透着词赋的灵性,对词韵和诗词格律精通, 展示出超人的才华。同时,《红楼梦》 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红楼梦》的诗词不单单是情节发展的点缀之笔,而是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红楼梦》中所写的诗,据不完全统计,诗近一百二十首,词八首,曲子二十三首,赋一篇,诔文一篇。在一部作品中能有如此大量的词赋出现,《红楼梦》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诗中有文,文中有诗。《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两部小说中,也有着大量的诗歌穿插其中,但诗文大多没多少文采,还有更多是打油诗的形式的作品。据周雷先生统计,约有4篇诗词注明撰书来由,陈述立意本旨;约有25篇诗词深化主题思想,表达人物观点;约有130篇诗词塑造典型形象,约有29篇诗词描绘典型环境,烘托故事氛围,约有14篇诗词展开故事情节,贯穿艺术结构;约有7篇诗词交待历史背景,反映社会风尚。周雷先生的分类可谓精致,这就充分证明红楼梦诗词具有丰富的建构性功能。比如:写林黛玉的《葬花吟》之句:“花榭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秋窗风雨夕》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且向秋屏挑泪烛。 《桃花行》等都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林黛玉的哀怨悱恻,自己凄凉的心境,写得漓淋尽致。也是小说不可分割的成分,对人物的塑造恰到好处,情节的展开推波助澜,情感得以宣泄,主题得以表达。正如周汝昌在《曹雪芹》一书中提到: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才正式成为小说的内容有机组成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 诗、画、情三者的艺术魅力,在曹雪芹的笔下是完全融为一体,真是相得益彰。

其次,从《红楼梦》中的诗词看,诗词的表达艺术技巧性,也得到充分展示,无不透露出作者的艺术才能。纵观诗文,绝大多数是近体诗,词格中的一联中的偶数字的平仄和下联上句的偶数字的平仄非常工整。特别注重格律押韵,音乐美感,把诗歌的韵律运用到极致。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勘破三春景不长,绍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平仄和押韵规范。 眉》一个是阆苑仙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清朝的《佩文诗韵》集韵之大成,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在诗中得到


体现,如此挥洒自如地在作品中写出如此精妙的诗词曲赋,和谐统一,产生出强烈的美的魅力。

再次,曹雪芹多才艺,喜吟咏,写作终生不辍,又喜欢广交当时名士,本人诗出入白居易,苏轼 论诗主张神韵,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以此为宗旨。“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黛玉一句: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道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显诗人诗风,通灵清幽淡远。曹雪芹艺术魅力与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本,王维的清雅,杜甫的沉郁,李白的飘逸。本来曹雪芹对唐诗和魏晋南北朝诗歌推崇有加,受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又悲愤而沉郁。曹雪芹能够由师法唐人进而意识到追根溯源,自觉学习魏晋南北朝诗人,使自己的诗风朴素而不失雅致,可自成一体,用诗代言,用诗行文。

对曹雪芹诗学的粗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知道曹雪芹这位大家的风范。





参考文献:

1《红楼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俞平伯 2《红楼梦新证》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周汝昌 3《红楼梦卷》。中华书局, 1963 一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6f5ab33186bceb18e8bb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