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文学作品中窥探中外生死观的差异

2023-04-18 08:3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中外文学作品中窥探中外生死观的差异》,欢迎阅读!
外文,生死观,窥探,从中,中外

从中外文学作品中窥探中外生死观的差异

摘要:人类不同于草木,人类所特有的强大的思考能力使得人类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生命如此短暂,屈原就曾感叹逝者如斯夫,现代人也时常感慨时间都去哪了。但是人们也没有讳疾忌医,反而就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深思与探讨,不同的生死观造就了不同的文学态度,不同的社会理念又造就了不同的生死观。生死这一终极问题就成为了中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的主题。 关键词:中外文学;中外生死观;差异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对生死的认识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文化继承最为完整的民族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中华文化这漫长的历程中,人们对生死的探讨从未停止过。中国最为传统的思想便是儒家与道家思想。这些思想中对生死产生过系统的思辨,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当代现代人们的思想认识。

儒家的代表作《论语》中给当时陷入恐惧中的人们一条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道路。儒家的生死观是积极的,它看重的是精神价值,朝闻道,夕死可矣强调了道义为重,为了道义丢掉生命也是值得的。当然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是有稳定社会的意义的,不过也确实对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是功不可没的。儒家的当家人孟子更是将孔子的这一思想继承并发扬为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儒家同时强调人之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之在世就要建功立业,就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一个人就通过永载史册而永垂不朽了。

道家是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另一种传统思想,它对当代与现代人的思想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道家是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外界的变化,也就是无为生命价值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道家用非理性的态度对待生与死,一花一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的面对生死。并且认为过多的超越人之生命的极限会损害生命的本真。所以信仰道家的古人崇尚于炼丹成仙,完全脱离于人世,成仙便是得道,便是归于虚无,成就真我。

儒家与道家这两种学说是相辅相成的,要么功成名就,要么归隐山林,这两种思想使得人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线。 2、儒家与道家学说及其文学作品对后代文学作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与道家对于生与死的思想对后代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因为后代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无出其右的。比如儒家思想,其倡导的积极乐观的生死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将其发扬光大。汉代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在身体生理上受到极大的迫害,但是他根深蒂固的思想促使他为立言而振作精神,从而发出了史家之绝唱。这种面对人生大悲的积极作为更是成为了振奋现代人们的案例。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种思想展现了儒家积极的生死观之精髓,从而出现了后世各种激励人心的佳作。

道家思想则为那些不能战胜挫折的中国文人提供了另一条简单可行的道路,那就是不管身外物,寄情于山水,自在逍遥。老庄有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诚然,一个人既然无法实现人生之抱负,但是为了达到人格与精神的自我平衡,


从而追求道法道,自然道的飘渺。这种思想使得后代出现了潇洒随性的很多文章和这种性格的社会文化。

二、国外文学作品中对生死的认识

1、国外很少有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漫长的历史的民族。但是国外的文化也有他们起源的地方,那就是希腊文化。希腊文化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通过脱离肉体抵达幸福彼岸。而基督教就是继承了这种灵魂不灭的思想,从而产生了国外文化对生与死的主线。西方文学中更是将死亡强化甚至是美化,肉体受到折磨显示出精神的高贵和伟大,我们仿佛看到了耶稣在十字架上闪现出了令人震颤的光环。

2、古希腊的三大剧作家到英国的莎士比亚都深度挖掘出了西方这种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海明威这位一生都在生与死中博弈,在自己的枪声中结束的生命历程更是令我们对西方这种生死观有了直观的了解。

海明威的《午后之死》这部作品虽然不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这部作品却论及了生与死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差异等重大的问题。这本书花了大篇幅对西班牙斗牛进行介绍,这部纪实性的作品大部分是用散文体写成的,海明威用轻松自如的口气进行着描述,但是书中表现出的气氛却充满了悲观。这本书中海明威说医治一切不幸的最好药即是死,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了,吃饭要紧呢,他的小说中到处都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好像虽然死亡是恐惧的,但是我们必然要走进死神的怀抱,这是不可避免的,也许那里会是幸福的呢?虽然他没有这么表达,但是最后他在自己枪声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是一种试探呢,不过他没有机会像我们述说了。

《午后之死》这部作品中分析了为什么西班牙人这么热爱斗牛,那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那里必须饲养公牛,第二个便是那里的人对死亡感兴趣。对死亡感兴趣这样的话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熟悉其文化的人却能够理解,这就是作品来源于文化,文化影响着作品的映射吧。海明威虽然是从斗牛说开去,但是在探讨杀人与死亡的话题中,他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很深刻的思考,洞悉了不同文化的精髓。

三、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外生死观让我们深思

中华民族的生死观是全面而中庸的,面对生死抉择时要么轰轰烈烈为世人敬仰,要么视生命如草芥,无悲无痛。而在这抉择中没有那么激进。反观国外的生死观,那就是视死亡为解脱,同时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悲情,那么的令人震撼,这难道不是一种对生命的留恋吗?或许吧。从古至今,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文人的作品风格,我们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能够细细品味生死之谜,这未尝不是我们的幸事。 参考文献

[1]路晓军,田根胜.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J].求索,20146):172. [2]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56.

[3]毕治国.死亡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40.

[4]何朝辉.海明威、《午后之死》及其冰山原则”:中华读书报,2009-4-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529fd1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