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2022-06-15 14:1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欢迎阅读!
学困生,探究,转化,策略,高中

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不仅内容有所增加,难度也有所提升,对优秀的学生来讲,是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对于一些学习中等,或者是学困生来说,则是困难重重,从而导致班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中等学生由于屡受挫折,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希望,成为数学学困生。针对上述情况,高中数学在实际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有助于减小班级两极分化趋势,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和希望,在提升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原因深入探究有效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03-01

高中阶段的学困生的问题往往存在于对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的不理解,和对数学生出的教学方法和思想的不明白。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数学题的解答,也没有形成自己善用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的成因多种多样,大多数高中学困生都是由于自己的数学基础薄弱,在前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没有形成科学数学思维。导致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数学公式,学会数学定理,导致对数学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学困现象发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使这些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数学

一、掌握学困根源,做好升学衔接

大多数学困生都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养成了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普遍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在上课过程中思维乱飘,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往往解题步骤混乱,毫无逻辑,经常缺少必要的解题步骤,无法灵活应用定理,只会生搬硬套公式。在学困生的知识体系中,知识是散乱且呈点状分布的,没有构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学困生的产生还与教师有关,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无视学生之间的课题差异,课堂形式千篇一律。使一些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讲课风格,造成学生产生学困现象。而为了解决一问题,教师应该先从根源入手,掌握学困根源,改善学困现象。

例如,可以通过学困生的中考的成绩或者升学后第一次摸底考试的试卷入手进行分析,找到其知识薄弱点。发动学生互帮互助解决学困生在前一阶段数学学习中留下的问题。高中阶段的立体几何无法很好的掌握,很有可能是前一阶段学习中的平面几何没有学好,造成知识漏洞,从而使学困生在高中阶段的立体几何也没有办法能够很好的掌握。比如圆没有学好,不理解相关的性质,会影响到对立体几何中球的性质的理解。这就可以先让学困生找出旧课本,对前一阶段的知识先进行重新学习,再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二、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学困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数学的学习思维,所以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进度会很慢,而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适当的放低要求。先让其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激发其学习信心。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学困生只完成必要的基础题,降低其学习的压力。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注意变通,根据学困生的情况针对个人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培养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集合这一课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例,用实例来表示子集、全集、交集、补集、并集这五个概念。如以全班学生为例,班级的所有学生为全集,代指所有的学生,男生、女生、姓张的学生、姓李的学生均为全集的子集。即两者相加扣除公共的, 则是二者的公共点。代表全部,代表从属,即是全集减去对应的子集所剩的部分。利用与实际结合的例子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课本知识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教学节奏,创建教学情境

一节数学课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教师需要对时间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不能将45钟全用于课堂授课,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在讲课时要注意精简内容,根据学


生的教学反馈,在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每节课要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堂习题,并及时查看学生的练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创建教学情境,使用多媒体或者模型联系实物进行教学,活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困现象。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可以通过设计小实验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模拟硬币投掷实验,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位同学将一枚硬币各投掷100次,两名同学投出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一定相同吗?追问频率和概率可以相等么?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两名同学投出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一定相等,频率与概率也可能相等,但概率是固定的,实验频率是不确定的。所以二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再根据这个结果引出本课的研究课题,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判定。

总之,学困生的存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班级整体学习效率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给予学困生鼓励与耐心指导,帮助其逐渐走出困境,运用有效教学方法使其发现数学的魅力与趣味性,转变以往对数学看法,消除恐惧和心理障碍,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有效的转化策略研究[J].南北桥,20172504):124-1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1dde2e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