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让至善语文研究在喝茶论道中诗意前行——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

2022-08-03 13: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何不让至善语文研究在喝茶论道中诗意前行——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欢迎阅读!
华夏,论道,重庆,国学,诗意



何不让至善语文研究在喝茶论道中诗意前行——庆华夏国学研究院地音茶庄行思录



今年暑假,我有幸受《师资建设》编辑部邀请,参加了在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地音茶庄举办的《师资建设》教研写作互动学术沙龙。对于有二十多年教育科研经历的人来说,参加全国性学术论坛交流活动不知多少次了,早已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动与期待。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基于对《师资建设》编辑部老师们的尊重与感激而进行的一次礼节性拜访而已。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地音茶庄学术沙龙之行带给我们许多的惊奇、许多的感慨、许多的思考。

作者:周小民 周杨 艾竹

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11

重庆市涪陵第四中学校 周小民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周杨艾竹



一、雅居: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诗意

八月的重庆,烈日炎炎。会前头一天下午我们到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附近一家宾馆找好住处,便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校园来。走进大门,没有看见与本次会议有关的欢迎横幅和活动提示语;也没有看见疑是来参会的来宾。我疑心本次会议的主办地是否是在校内?直到第二天编辑部的黄丽莉老师将我们引进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学府锦园6-2-2音茶庄之后,才解除了心中的疑问。茶庄不大,成曲尺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雅:靠近前门的是小巧的吧台,告诉来客你进入的是一茶庄;然而又与一般茶庄迥异,只见大厅中设置了一张可供十来人围坐的玻璃条桌,条桌的正前方墙面是一投影幕墙,幕墙上投射出《师资建设》互动学术沙龙——研究性论文写作的字幕,条桌上还放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分明告诉来宾,此地是一学术厅。继续前行,转过拐角,三四张茶几和藤条椅子随意地摆放在那里,不拘形式,自然得体,好似告诉来宾——此地确实是茶庄。如果不掀开窗帘远望,你绝不会感觉到自己身处在喧嚣闹市的包围之中。在重庆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能够觅到一处闹中取幽、俗中取雅、华中取文的地方确实不易。地音茶庄可谓称得上是块宝地!地音之名又蕴含哲理,让人玩味。地音,地音,连接地气,神清气爽;大地福音,厚德泽物。



原来《师资建设》编辑部同行们的工作地竟是这般淡雅、恬静、别有洞天——称其为雅居可谓名副其实。有心打雅居者必是情趣深远、举止不俗之人。抬眼望去,眼前的中年才俊——黄主编就是这样的一位雅士。他所带领的团——七个年轻的帅哥靓妹,个个气度不凡,雅量高致,待人接物雅言雅训,典雅不俗,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于是,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也应该是位雅客,便在雅琴和鸣中款款步入雅座,环顾雅致的陈设,细心赏阅,慢慢领会起主人的雅意。一瞬间,我明白了《师资建设》成功的奥妙:正是有了《师资建设》团队栖居在雅居中这个因,才有了让原本枯燥的审稿编辑工作也变得富有诗意的果;也还是这个因,才有了让原本周而复始、形同爵蜡的文字工作在雅士眼中俨然成为雅兴十足的雅玩这个果。试想,在此雅俗共赏的环境中,焉能不造就雅士,在一群雅士的雅玩中,《师资建设》焉能不雅?这让还残存有一丝做文人雅士梦的人们焉能不喜爱《师资建设》?他们还奢望着在《师资建设》中吸取更多的文人素养、寻觅更多的文人知音呢!



由是,我的情愫与思绪在慢慢扩散,渐渐地联想到自己所主持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专项课题——“息技术环境下至善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开题事宜来。由此及彼的习惯性思维,让我马上联想到何不给自己的至善语文研究团队也打造一间雅居呢?于是便产生了对学校小会议室改造为雅居的初步构想:在现有标准的会议桌、投影仪器、大花瓶、饮水机等设施的基础上再吊个顶”——垂吊点兰花、葡萄等装饰;会议桌的两旁配以小书架”——放上各类杂志、教育读物等书籍;会议桌的四角配以报架”——放上各种报纸。这样一来,会议室不仅添了雅致,还有了书香味。这不单是给研究团队打造了一个惬意的雅居,还让全校教职工有了一个好去处——“陶然居,他们身处必心生美意,让原本枯燥的课题研究工作、教学工作都变得有诗意、有情意、有意义。何乐而不为?



二、论道:让求真之路变得有智慧

就在我还在自己的思绪中优哉游哉地神游时,年轻的黄丽莉编辑给我们介绍起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来。当我得知只有南岸区珊瑚小学、涪陵四中、江津珞璜小学、江津支坪小学和江津四牌坊小学五个单位17名人员参与,而《师资建设》编辑部7名人员一个都不少、全体参加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惊讶和感动。在40多度高温的炎炎夏季,百忙之中的全体编辑团队竟为五个单位17人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在参与的活动中,这样的级别、这样的会议还是第一次。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d58078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