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境界

2023-03-01 05: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三境界》,欢迎阅读!
国学,境界

国学三境界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治学三境界。即在治学过程中所能经历的三种状态:迷茫、迷恋、顿悟。王国维老先生总结的经验毫无疑问在今天的社会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不例外。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国学日益走向衰败的今天,我们重新谈及国学的学习问题,我认为国学学习也存在着三种境界。即:形、实、神。

境界一:学其形,得其形。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宋朝辛弃疾的《丑奴儿书 博山道中壁》中的词句。这是一种只求其形、囫囵吞枣得学习方法,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没有理解、想象空乏。清末的八股文因只得其形,而束缚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成为文化的桎梏。自以为抱膝于一屋之中,读遍百家书,就能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殊不知经典是活着的文化,她始终与现实保持连接,她始终在提醒学习者,并给予提供新的探索空间。《涅槃经》中记载了一个国人熟知的故事: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所积累的国学岂是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洞悉的?!我们所能接触的就是那冰山一角,如果我们不想做瞎子,就要突破这第一种境界。《孟子·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轲的这句话即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了。

境界二:学其形,得其实。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中庸》告诉我们的学习国学的第二境界。透过文字,理解了前人凝聚在书中的哲理,继而使自己受用,并指导于实际。这与《大学》中所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一致的。抱着怀疑的精神去探索,取众家之所长,苦心钻研,成一家之言、开一门之派。我们所熟知的北宋词人柳永,以毕生精力作词,寄情怀于天地之间,不问世事繁华陆离,出身儒宦家庭,却拥有着一身与之不兼容的浪漫气息和音乐才华,一生就在这二者之间奔波忙碌并以“白衣卿相”自称。他将婉约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还有开


创桐城学派的桐城三祖等等。他们都是纯粹的学者,在先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成就,而非形式上的随流,同时也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君子慎独。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这是我们现代人学习国学要达到的一个境界:学其形,得其实。

境界三:学其形,得其神。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告诉我们学习国学的第三种境界:以天下为己任。中国历来讲究“学而优则仕”,学贯古今,不是靠着“终南捷径”走上仕途的知识分子,大都存一腔报国情,满怀抚黎意。例如王安石的“明时思解愠,愿斫五玄琴”《孟子 尽心上》“达则兼济天下”;以及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有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等。他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学习,他们是站在天下苍生的角度而学习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上真正的做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历代的国学大师传承着这种文化,传至近现代像梁启超、王国维、钱穆、.陈寅恪、郭沫若、钱钟书、季羡林等等,他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为民请命,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学习国学要达到的一个境界:学其形,得其神。

国学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能背诵其中的名句,夸夸其谈,那么我们只是停留在第一种层次上,正在做着文化的桎梏。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突破第一层境界,达到第二种境界,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治学境界,经历了痛苦的探寻和迷茫而后有所得,那就是成功的。但我认为并不是最成功的。因为他只能作为学者收到尊重仅是因为学识和自身的修养,并没有兼济天下。所以说外修学识,内修品行,真正能做到身在草泽,胸怀家国,这才是国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4d18274b35eefdc8d333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