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糕的由来

2022-10-07 07:5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糕的由来》,欢迎阅读!
重阳,由来

重阳糕的由来

重阳节又叫踏秋,是汉族传统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你知道重阳糕的由来吗?信任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重阳糕的由来,感爱好的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糕的由来

九月食糕 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消灭,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 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 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般认为重阳糕源起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据南朝梁吴《续齐谐记》载称,汉代时,汝南人桓景师从费长房学仙。某日,费长房告知同学:九月九日有大灾降落你家, 可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之臂上,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真无恙。后人仿效,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 重阳节俗。 约自宋代起,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载籍,如吴自牧《梦粱录》 卷五记临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


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 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迄今不改。 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谐音虚应故事耳,用意则仍在避祸。 重阳节国内各地习俗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与。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格外洪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xx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争辩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重阳节吃的东西

重阳节的花糕和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

花糕,别名也叫栗子糕。它的制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屉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匀至光滑,分成四块,再分别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层豆馅,再铺一层江米面,依次类推连铺三、四层后,在最上面密密实实的码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终撒上京糕丝、青梅果脯等就算制成。无论看着还是吃着都类似于多层的酥皮儿。早年间在北京以东四牌楼那儿的致美斋、桂馨斋做的花糕最出名。 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具体做法是:将生栗子去皮蒸熟后捣成泥状,分成三份,一份摊开做底,然后铺一层京糕片,再铺一层栗子泥,再铺一层澄沙馅,最终在上面铺第三份栗子泥。而后,用切成小块的京糕片和青梅丝拼成各种图案。这样就制成了黄、红、褐三色相间五层码放的栗子糕。吃的时候再浇上用白糖和桂花熬成的糖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428647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