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2022-12-12 03: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题,报告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英幽默

A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学号 英语



职称

姓名

讲师

学生姓名



选题的意义: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就英语幽默的语用及跨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以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幽默语言的语用特点,掌握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英语幽默语言,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研究状况: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幽默作了研究。刘福长(1987)首先应用合作原则对幽默的产生作了研究。而徐盛桓(1993)的研究比较全面,他提出了联系型推导和常理型推导来解释会话幽默与一般言语交际的不同。

幽默艺术家方成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幽默定义中指出“幽默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幽默到底是什么?找不到明确一致的解释。幽默来源与生活,是学来的。幽默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幽默是一种艺术方法,用这种方法造成以笑为艺术手段的文学艺术作品。2003:732-736

王金玲在《幽默语篇理解的多维理论阐释》一书中指出:“幽默既是一种无形的智慧武器,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幽默主体在群体中提高社会地位、威信、引人注目、获取成就感的有效手段。幽默语篇生成反映了幽默主体优越、敌视和追求权利地位的社会心理。幽默语篇的理解就是利用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指向最佳关联的过程。

在书中她还指出“笑话作为幽默的主要形式和日常生活领域重要的文化概念,建立在对某种民族和文化模式嘲笑的基础上。透过笑话可以窥探一个民族的社会价值、行为规范和文化特征。(2008)

国外有关幽默语言的研究论著不少

研究幽默的定义,历史及演变。Koller(1998)在这一层面所作的研究相当详尽。在Humor and Society: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Humor一书中他从社会学的角度详尽地阐述了幽默的定义,社会功能,历史发展及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幽默进行了研究。Raskin(1988) 把幽默从普通会话区分开来,提出“笑话的合作原则”,认为听话者并不期待说话者说出实话或说出任何相关信息。Attarob(1993) 试图从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出发,解释幽默的交际本质和违反 合作原则的结果。



提纲:一 幽默的含义和幽默的特点

中英幽默在功能和使用技巧上的相同点 中英幽默在幽默话题,对象和形式上的不同点 产生异同的原因

如何避免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幽默语的误解。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英幽默,随着文明的发展,幽默语也成为生活和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大有区别,这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和理解形式,本文着重分析中英幽默中存在的异同,以把跨文化交际时带来的误会减到最小。

研究方法和思路:本选题主要采用对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幽默语变化发展的资料和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出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对幽默定义,幽默语的作用和功能,交际中产生歧义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本文将围绕这一主要内容展开论证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除了前言和结论以外,本文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着重描述和分析中英幽默语的异同及原因。另一部分重点讨论幽默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3周选题 4-5周开题报告 6-8周完成第一稿 9周中期检查 11周完成第二稿 13周完成第三稿

14周指导教师给定成绩和评语 15周交叉评阅教师给定成绩和评语 16周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Attardo, S. 1993 , 537 558. Violation of Conversational Maxims and cooperation : the case of jok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2. Crystal, David. 199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E. T., Hall. 1990. The Silent Language. NewYork: Anchor Books.

4. Koller , Marvin R. 1998. Humor and Society :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Humor [M]. Houston : Cap

and Gown Press , Inc. 5. Linda, Beamer and Iris Varner. 1995.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6. Lin Yutang. 2000.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 M. L, 1985. Apet.Humor and laughter: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8. Ogden, C. K. and Ivor Armstrong Richards, 1923 . The Meaning of Meaning. New York: Harcount Brace

Jovano- vich.

9. Ruth, Benedict. 1934. Patterns of Cultur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0. Sapire, Edward. 1921. Language.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1. 杜瑞清,田德新,李本现, 2004,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2. 高胜林,2002《幽默技巧大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3. 关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e0576ea98271fe910ef9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