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境管窥

2022-05-05 07: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境管窥》,欢迎阅读!
临江仙,夜归,管窥,苏轼,心境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境管窥

作者:季玥涵

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9年第12

【摘要】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从而开始了由故我新我蜕变的心灵历程。从定慧院的惊恐不安到临皋亭的苏醒清明,苏轼用了三年时间。他逐渐从政治打击中恢复过来,开始思考余下的人生路该怎样走,《临江仙·夜归临皋》恰是此时的作品,我们由此能够窥得苏轼当时寻求转变的微妙心境,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苏轼;临皋;苦闷激愤;自由

10829月的一天,时隔苏轼谪居至黄州已有三年,也就是这一天,他畅饮东坡,酩酊大醉,即《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起首: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看似潇洒畅快,实则苦闷激愤,何为?此东坡非彼东坡也。苏轼被圈养在黄州,薪俸十分之低,生活难以为继,才有了东坡之耕,雄心壮志压在心,俯而不答,仰而笑,人生落寞至此,怎能不痛楚,怎能不苦闷激愤?由此,醒复醉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时间在此时此刻也失去了意义,仿佛三更,明日既不用早起上朝,也不用忙于公务,于是,时间到底为几何也就无所谓了。 夜半三更,苏轼一手提着酒壶,晃晃悠悠地站在家门口。他抬起手叩着门闩,家中小童鼾声如雷鸣、大门纹丝未动,正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大约是因夜半,家中妻儿小卒都已睡下。怎么办呢?苏轼想了想,晃了晃所剩不多的酒壶,揉了揉微朦的眼,转身离了临皋亭,去江边吧。林中小道万籁俱静,秋夜天气泾寒,苏轼被风吹得一哆嗦,眼前依旧是昏天黑地,酒意却更复朦胧了,已数不清走过多少黄泥卵石,只记得风刺骨而凛冽,脚步沉重而缓慢。家童在酣眠,苏轼却醒醒醉醉,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就是这样鲜明的对比! 脚下的江水奔流激荡,岸上的苏轼倚杖独立,清冷月色下的江面烟波浩然,朦胧而舒朗,风声、水声,声声入耳。他倚仗听江声,都听到了什么呢?是年少时意气风发、想要一展雄心抱负的激昂之语?是乌台诗案时惊惧不安、悲愤不平之言?还是三月风雨声入耳?余独不觉,笑吟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抑或是赤鼻矶旁的风起云涌、滚滚江流之声?悲欢离合的几十年人生在耳边咆哮、在心中激荡。萧萧身影、清清月色,词人独立、感慨万千,引得无数读者想要一窥其内心。

苏轼在想什么呢?词下片直接给出答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想到这,他眼睛似乎澄明了几分,却在月色笼罩下显得晦涩又复杂。他苦笑了几分,抬手又想饮下手中杜康,让酒醉携着忧愁随江水向东奔流。可酒壶已空,连一滴的妄想也未留下。月光皎皎,明晃晃的映入苏轼眼底。明明月亮还是从前月,怎得三年已过人生又添几度新凉?几分苦涩涌上心头,古月清寒,遥立天际,不知已忘却了多少阴晴圆缺。什么时候我身能得自由?心中不再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a01fda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