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的读书心得

2022-04-03 09: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思性教学》的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反思性,心得,教学,读书

《反思性教学》的读书心得

《反思性教学》的读书心得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着作。

他在论着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

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




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

当然反思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谈论,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

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同的角度分析教学,”“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学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20bc43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