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的内涵

2023-01-03 02: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土地工程的内涵》,欢迎阅读!
内涵,土地,工程



一、土

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有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土地工程能够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组织土地利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保持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获得最大的功能效益土地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增加土地利用范围提高土地生产力。现代社会,



土地工程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才能发挥效能,以提高人类对土地的修复、 治理等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农田防护工程、机电设备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市政工程等多项工程。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土地政策措施、土地经济措施、土地管理措施、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和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等。 土地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如下八个特点。 1.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单项土地工程自身往往是综合性的,它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综合完成的,各服务目标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同时土地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分也是紧密相关的。土地工程规划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系统的、综合的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到最为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2.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土地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这就要求土地工程前期项目踏勘、可行性研究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估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趋利避害,消除消极影响。 3.工作条件复杂。

不同地区地质条件、自然环境迥异,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的复杂性,导致土地工程的工作条件复杂多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多种多样。

4.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兴建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进行。

5.公众参与性强。

土地工程实施需要广大农民、城市居民的参与。土地工程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 6.土地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量大。

仅全国2011年的土地整治项目就有1.08万项通过验收项目总规模73.79hm2新增农用地23.91hm2,新增耕地23. 37hm2

7.土地工程类型多,涉及内容广,项目工程的实施目的与施工内容及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其主要项目类型有:①以增加耕地面积为目的的新增耕地项目②以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为目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③以改善环境为目的的综合整治项目、治污治损项目、土地复垦项目。④以服务城市建设为目的的

10 土地工程概论

地征迁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及市政配套项目等。

8.建设项目投资来源渠道多,建设资金构成成分相对复杂。

从投资来源上,既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人,也有工程管理单位和受益区农户的自筹投入;从资金构成上, 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建设项目,在投资结构构成上差异性也较大,主要表现在建设项目投资安排中,中央投资的比例、地方配套的比例以及有关的投资政策要求各不相同等。 三、土地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

土地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土地问题,实施对象是土地。这里所说的土地既是自然地域综合体,又是自然经济综合体;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根据现有的土地使用情况,土地工程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①土地利 用规律与发展,从整体上研究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运动发展及其合理利用规律。②土地工程技术和措施,解决土地与人类之间的供求矛盾,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协调人地关系,研究工程措施,如将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地进行综合开发,成为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将已利用的土地通过土地工程提高土地资源价值和土地资源利用率。③土地利用相关问题,解决土地问题,包括土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经营管理等系列问题。在以往的土地科学研究中,将土地类型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分为非农业土地和农业土 地,按照土地利用程度分为高标准利用土地和低标准利用土地,按照土地利用时间分为历 史土地、现状土地和未来土地,按照土地健康状况分为污损土地和可利用土地。根据土地工程的核心任务,土地工程的研究分为以下四个方向。 (

非农用地包括荒地、荒坡、废弃宅基地、废弃矿山等,利用土地工程,通过开垦、整理和复垦等多种方式,增加农业用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粮食既是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息息相关。粮食安全问题是每个国家和政府首先必须解决好的首要战略性问题。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土地政策最基本的功能。土地是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粮食安全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 济发展方式不断升级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粮食安全归根到底是耕地问题,是耕地的数量、质量问题。保证耕地数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土地工程则是保证耕地数量的唯一手段。 (二)建设用地整备土地工程

目前在我国建设使用土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盲目扩大开发建设用地,导致过度开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建设用地粗放式开发,欠缺科学的技术方法,不能突破地区的限制因素来加大建设用地开发力度,影响建设后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开发的问题也是土地工程研究和拟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和有效的土地工程技术方法、生产出“成品”土地,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开发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3b945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