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鉴赏

2022-04-11 16:18:5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鉴赏》,欢迎阅读!
白羽,平明,诗句,鉴赏,石棱中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鉴赏





【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意思】白羽: 箭杆上的白色羽毛,此借指箭。《史记·李将军列传》 “ ()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视之,石也。

句意; 早晨寻找白羽箭,它却穿进石头里去了。 以李广故事赞美将军勇武 【全诗】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张仆射:张延赏。他与其父嘉贞,其子弘靖三代为相。一说指张建封。仆射,官名,唐时为尚书省长官,位同宰相,后为虚衔。②平明二句:《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语本此。平明:清晨。白羽:白羽箭(箭尾以白羽为饰) 【鉴赏】

卢纶描写军旅生活的诗篇雄劲有力,很有生气。他在六首《塞下


曲》中,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刻划将军的形象:或绣旗下发号施令,或雪夜里轻骑逐敌,或凯旋后琼筵庆功……无不写得真切入神、形象鲜明。在这首诗中,诗人别开生面,借用汉代飞将军李广射虎中石的典故,赞扬了将军勇敢善射,力量过人,较好地塑造了一个军中主帅的英武形象。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李广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误认为猛虎,便弯弓引箭,奋力射去,结果一箭中的,箭头深深地扎进了坚硬的石头里。李广是汉代名将,有娴熟的箭法过人的臂力,他率军守边,匈奴不敢来犯。飞将军李广是诗人理想中的良将卢纶就按照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来描写唐代军中的将领。第一、二句写将军夜出巡边,引弓射击。夜间,丛林中一片黑暗,一阵风过,草木摇动,飒飒有声,似乎草丛中有一只猛虎即将跃出。这两句把风从虎的说法化作具体的描绘,将夜引弓的场景作了生动的展现。第三、四句,诗人没有接着写下去,经过巧妙的剪裁,诗句产生了飞跃,从夜间跳到了平明。将军的箭法如何,诗人不急于回答,待天亮之后,便可真相大白:第二天破晓之后,战士们去寻找猎物,发现将军那装饰着白色羽毛的箭镞,射进了坚硬的大石头里去了。

不需要诗人正面讴歌,通过箭入石棱的渲染,仅仅用一个字,就写出了将军的善射和膂力。写主帅便是写军队,有这样一位英武迅捷、箭法精熟的将领,这一支边防部队定然会有信心、有力量,克敌制胜,守卫好边防。


写诗同写文章一样,应前呼后应,首尾贯通。前面的伏笔,后面要有交代;后面的描写,前面要有所铺垫。这首短诗结构严密,照应得法,诗人把夜间引弓和黎明寻羽两个因果相关的场景作了精心的安排。将军夜间把箭奋力射了出去,结果如何呢?最后一句作了回答:没在石棱中。诗虽短小却有头有尾,丝丝入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17245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