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

2022-08-18 12: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欢迎阅读!
王安石,苏东坡,故事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10211218日-10865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苏轼也是我们熟悉的宋代诗人,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苏东坡从湖州刺史任上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访王安石,正赶上王安石在睡午觉,家人就让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房里等候。

苏东坡颇感无聊,突然瞥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笔墨,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诗句云:“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觉得可笑: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 他于是诗兴大发,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正在这时,王安石过来书房相见。二人交谈一番后,苏东坡就离开了。

苏东坡走后,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便猜到一定是东坡所续。他知道苏东坡才高八斗,但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他决定好好教育他一番。

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上奏皇帝,又将苏东坡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苏东坡到了黄州,一日秋风过后,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后院观赏菊花。他们来到后院一看,苏东坡登时目瞪口呆:满地铺满金菊花片,哪里是他印象中的不落瓣的菊花?

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区分,而这黄州菊花是落瓣的。王安石毕竟是老手,见多识广。苏东坡真是悔不当初。

后来苏东坡得一机会,回京探访王安石,并对当初错题菊花诗一事致歉。王安石又问了苏东坡许多事,觉得他见识长了,人品也磨练得谦虚踏实了,于是又奏过皇上,让他回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王安石心胸过于狭窄:苏东坡只不过是写了两句诗,嘲笑他的无知。他何必要上奏皇上将他贬出去呢?

其实,王安石是用心良苦。自古才高之人都自傲,才气越大傲气越重。他早就看出像苏东坡这样的绝世天才,必须要承受巨大的'挫败才能去其不可一世的傲气,否则日后终难成大器。换句话说,苏东坡遇到王安石这样的良师益友,是他的福气。

而苏东坡自恃才高,因此遭到贬谪,足以警醒我们:一山还有一山高,见识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切不可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就忽视生活经验的可贵。遭遇挫折不是坏事,能从挫折中长智慧才是关键。 《警世通言》里有篇题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小说,讲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虽然多为杜撰,却可看到辨水煮茶意趣。

苏东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见分歧颇大。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王安石已暮年,身体不好,体内痰火郁结。太医给他开了个方子,用阳羡(今江苏宜兴)的茶,以长江瞿塘峡中段的水来煎烹,能消痰火。

苏东坡是蜀地人,有机会去长江三峡,便托付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说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家人往来,路过瞿塘峡,请在中游打一瓮水带来,我能不能延年益寿,就全靠你了。

苏东坡收到嘱托自然很用心,专程去长江三峡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个盹,醒来时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峡的下峡。苏东坡赶紧从江中取水,无奈中峡已过,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峡之水一瓮,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将苏学士与水瓮请进来,立刻揭封烹水。水煮沸之后,冲入茶碗,见茶色缓缓泛上来,并非


起得很急。

王安石就问苏东坡:“你取的是中峡水吗?” 苏东坡说:“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这显然是下峡水。” 苏东坡大惊道:“您怎么会知道?”

王安石说:“瞿塘峡之水,上峡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峡水流缓慢,水性也缓。唯有中峡之水,急水与缓水交相融汇在一起,不急亦不缓。所以,太医嘱咐我,唯有用中峡之水泡茶才最合适。刚才水已煮开,冲在碗里,茶色缓缓而起,便可断定此水定是下峡的了。听完这番话,苏东坡赶紧离席谢罪。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来治病了,但民间依然有“败火”一说。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热时,也会静静地饮一盏热茶。在他们看来,一杯热茶比冰冻可乐更能解暑。因为热茶能让人毛孔里的燥气、暑意散发开来,烫在嘴里,却清凉在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71c21f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