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

2023-11-20 08:3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欢迎阅读!
腊八节,人们,意义,什么

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

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进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利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的来历

《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在早期,中国人在腊月初八这天过的是“腊日”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日是祭祀的节日,在先秦时已形成。《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年,初腊。”意思是秦惠文君十二年,位于西部的秦国仿效中原地区风俗,第一次进行了腊祭。

更早的时候,腊日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即古人所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朝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即《说文·肉部》所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1


从历书上查一下,即可知道“第三个戌日”是哪一天。以20_年来说,冬至是阴历十一月“壬申日”,冬至后第一个戌日是阴历十一月十四“甲戌日”(20_年1224),其次个戌日是阴历十一月二十六“丙戌日”(20_年15),第三个戌日是阴历十二月初八“戊戌日”(20_年117)。可见,“第三个戌日”即腊日,正好在腊月初八这天。

“第三个戌日”是汉朝的规定,别的朝代大多是依据各朝的五行属性来确定的。南北朝时,南朝一度将腊日固定在阴历十二月初八;唐朝则是“以〔大寒〕后辰日为腊”……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进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或许还由于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整、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方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光。由于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养分高、且好吃,村人憧憬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此,庄稼人特殊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789d23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