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阴阳思想

2022-07-26 11:5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易阴阳思想》,欢迎阅读!
周易,阴阳,思想

《周易》的阴阳思想

学院:信息学院 学号:094100194 姓名:苏子恒



内容摘要:《周易》是中国历史的心血结晶,它包含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智慧的参考,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很多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学会应用《周易》的阴阳思想去看这个世界,让我们更全面、合理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避免犯错误的几率,可以说是我们的人生向导,起作用不容忽视。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基本内容,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在传统文化及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阴阳思想涉及我们的家庭,养生等很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情操无疑是很大的提升。阴阳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周易》的“易”,上半部是个日字,下半部是个变形的月字,合在一起成为“易”字,以示“易”的含意,就是专门研究有关日和月,即阴和阳的问题。现在把易当作容易的“易”,就是说,按阴阳运行规律办事,一切就都容易做到;再如交易的“易”,这实际正是指阴阳矛盾由对立走向统一的一个表现。说明这“易”字的含意,正是由这阴阳(即日和月)的关系引申而来。所谓《周易》,既是指周人祖先进一步研“易”的成果,也是指周人祖先用于指导后人怎样研“易”和用“易”的—部专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后人从中总结出五个方面,这就是:(1)阴阳对立观,(2)阴阳互根观;(3)阴阳消长观;(4)阴阳转化观; (5)扶阳抑阴观。

我们下面把周易的阴阳观和矛盾观对比来证明周易的阴阳观。

(1) “阴阳对立观”,这是说在一切事物的内部,都是有阴和阳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所组成,事物中如果没有了这种矛盾对立的运动,这个事物同时也就不存在了。这种观点和《矛盾论》中所讲的有关内容很相似,《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 “阴阳互根观”,这是在说,阴阳两方面的对立,都是把对方当作自己存在的根源,也就是说,当作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了对方也就没了自己。这一观点同样和《矛盾论》中所讲的有关内容很相似。《矛盾论》中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3) “阴阳消长观”,这是讲,阴阳在每一事物中所体现出的矛盾与斗争的力量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相互处在长期势均力敌的地位上,而往往是以一方为主,—方为次。但在发展中,这主要的一方也会变成次要的一方,使自己在矛盾中所具有的支配地位得到消失;而次要的一方,又会成长为主要的一方,即在矛盾中成长为具有支配地位的—方,从而使矛盾斗争的主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观点和《矛盾论》中有关内容也很相似。《矛盾论》中说:“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而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着”。

(4) “阴阳转化观”,这又是讲,阴和阳本身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东西,互相转化就是指阴变阳,阳变阴,即指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点《矛盾论》中也作了充分肯定。《矛盾论》中说:“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5) “扶阳抑阴观”,在这个问题上,《周易》的作者是把阳当作是正义的象征,


把阴当作是邪恶的象征。“扶阳抑阴”,就是教人们都要站在正义者的立场上,扶持正义战胜邪恶,让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力量,这种观点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是这样论述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灭亡的东西。”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写《实践论》时就已经指出:辩证唯物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为无产阶级是代表新生事物的一方。

历史上在这个也有一定的贡献,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释节气的变化,解说《周易》原理,被称之为卦气说。卦气说的实质就是讲一年四季防阳二气的消长运行,京房作为汉易的代表人物,其对《周易》占筮体例的理解,都贯穿了这一基本思想。他发展了《易传》中的阴阳说,鲜明地提出了阴阳二气说,并以此解释易学中的阴阳,范畴

把周易的阴阳观能和五行观解释出来:以五行学说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是郑

玄易学的一大特色。把《周易》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始于西汉刘歆的《三统历》。以五行解释八卦爻位则始于京房。扬雄受其影响,将五行生数和成数配以时间和方位,纳入其《太玄》图式之中,讲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和万物的盛衰消长。郑玄吸收了他们的观点,用来解释《系辞传》中的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

以上所举之例,是古人从《周易》对阴阳矛盾的具体运用中提炼出来的几个观点,

从现在看,这些观点,又正是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对矛盾论述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周易》是我国最旱出现的近似《矛盾论》的著作。说它是近似的,就是因为它的内容还远不及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阐述的论点那样精辟、宏伟、全面、深刻、肯切、系统和完善。但它则又是矛盾论中所论述的内容,所以只能说它是近似《矛盾论》内容的著作。



阴阳协调,是以难老。

《周易》不仅将事物的性质和其本身的原理概括为一阴一阳,而且认为阴阳二者之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并在对立统一过程中实现其转化。就阴阳的对立而言,自然、社会、人身都有阴阳互相对待的两种势力。就阴阳的统一而言,阴阳平衡、协调、包含、互补。从对立看,阴阳各有其性质,代表两种对立的性格和势力。从统一看,阴阳双方缺一不可,其中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其存在的条件和前提,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无有阴而无阳,无有

阳而无阴,两相依而不离也《周易内传》卷五。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对立,即不平衡的情况,由于对立必然产生斗争。其实《周易》就已经含有物极必反、盛极必 衰的思想萌芽,《易经 ·乾》上九爻辞说:亢龙有悔即是盛极必衰。而汉代易学家京房在解艮卦时说:阳极则止,反生阴象。阴阳气达到极盛时,必返回到它的对立面,因为对立面已经在此萌芽。清朝黄元卿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故阳自之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素灵薇蕴》。如此能够作到阴阳相互包含,阴气平和,阳气闭密而不妄泄。 密不妄泄,则生气强固而能长久,常葆青春,永不言老。因此,人体若不能维持内部的阴阳和谐,而让其中一方达到极点的话,必定会影响健康危机生命,极早衰亡。于是,如何维持体内阴阳调和则成了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故而遵循阴阳之道则健康长寿,违背阴阳之道则折寿夭亡。是谓得道,即得养身健身之道。故《内经》说:智者之养身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经 ·神》即真正会健身者,必定顺守四季的变化,适用寒暑交替之规律,调和喜怒,安定居处,调节阴阳刚柔,使之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如此则辟邪,不正之病不生,可以长生健康、益


寿延年。易学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得病,阴阳调和病可愈,阴阳离决人将死去。主张机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生活环境的平衡;对于阴阳失调,强调治其反面,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通过调节阴阳两种力量,以消除一方偏盛或偏衰的状况,维持机体健康,善养身健身者不可不知此。



阴阳交感,益寿延年

《周易》之精髓即是一阴一阳。阴阳交感视为天底下最普通、最根本的事情。首先,万物产生的条件乃阴阳交感。《系辞下传》说:天地氤氳,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也即阴阳交感,没有交感,万物无从产生。《易经》里面的咸卦可谓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大体现,,意思为相互交感。咸卦,下为艮,为少男,为阳卦,上为兑,为少女,为阴卦。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者相遇相感。天地阴阳交感,万物就能兴旺生长。同时,还深刻地认为,阴阳二者皆具备,但若只是简单堆积在一起,则亦不能生物。只有阴阳交感、和合,才能产生新事物,科学合理的发展;其次,阴阳交感,万物才能畅通无阻。易学强调 阴阳相感,从而达到和谐状态,和谐才能维持自然界的稳定和人体的平衡。是故《彖传·泰》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阴阳交感还强调双方的力量不能太大差异。譬如咸卦,下为艮,上为兑,结构相仿,因此交感会顺利实现和谐,达到阴阳双利之目的。归妹卦,下为兑,上为震,但由于六三、六五两爻都骑在阳爻上面,柔乘刚,阴 阳交感,一无所利,因此《彖传 ·归妹》继续说: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蒙卦也从变化的趋势这个角度提出了这一问题,初六为阴爻,但阴柔势力在向上发展,逐渐成长壮大,而阳刚势力在逐渐衰退减弱,这种情况下二者亦不能交合,因为阳难以同阴长久相处,即所谓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这些在当今的养生方面很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掌握好了能益寿延年。所以智者养身善于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达到阴阳双补、协调平衡,使人永葆青春、健康长寿,也可直接使机体形气相互保养,以形养气, 以气养形,达到养身、健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杨力讲<易经>》杨力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月出版)

《周易参同契考异》[]朱熹撰 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9-08

《周易筮解》卢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简明周易经传与筮法教学》卢泰重庆出版社(2008-11 《京氏易源流》郭彧华夏出版社(2007-4 《周易集解(上下册)》李鼎祚九洲图书出版社(2006-9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齐鲁书社(2004-1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 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 王宝琳. 周易(现代版)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abacdbad51f01dc281f1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