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

2022-05-01 14: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系统功能语法》,欢迎阅读!
语法,功能,系统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起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具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现分别简述如下: 1.英国语言研究的传统

1)从16世纪开始,对语言的研究在英国蓬勃发展,并被打上了实用语言学的烙印。正音学、词典学、速记学、拼法改革以及人造的哲学语言等,都反映了英国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率先发展,也反映了英国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的倾向。

英国对语言研究的传统使现代语言学在英国较早地成为独立的学科,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如著有《语音学手册》(1877)的施威特(Sweet)、发明了基本元音参照点系统(即元音舌位图)的丹尼尔"琼斯(Danie•Jones)),也为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2)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他对语言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他使用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探讨语义,认为话语应放在全部的生活方式情景中去理解,话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

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为后来的弗斯语境学说contexturalism)和韩礼德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铺垫。

3)弗斯的语言理论

20世纪40年代初,弗斯成了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并创立了伦敦学派。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一样,也认为话语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而意义是情景语境中的复杂关系的总和,所以意义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意义,还应包括情景语境中的意义。由此,语境中的功能functionincontext这个提法便构成了弗斯意义理论的核心环节。弗斯的语境概念分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它涉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融合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另外,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把语言的聚合关系叫做系统,把组合关系叫做结构,并以这两个概念作为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基本框架。在弗斯看来,结构是一定的语言成分在组合体中的前后连接,系统是指相关语言项目或语言单位在聚合体中相互类聚。

弗斯的基本语言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过直接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法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是弗斯的学生,是伦敦学派的早期成员,他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是情景语境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景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是系统结构概念的区分。但是,韩礼德弘扬和发展了弗斯语境学说和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socialsemiotics)。他指出,语言是社会行为,是人的行为潜势

linguisticbehaviorpotential),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他选择的选择范围,或者说是在语言行为上能够做的事的范围。通过语言,能够做的事表现为能够表达的意义,即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上实现的,但语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关于系统与结构,韩礼德继承了弗斯关于它们的区分,但不同意弗斯结构是第一性的观点。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里,语言系统表现为选择关系(即聚合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即组合关系)是第二性的,是各种选择的结果。换言之,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语义是一定语境下的选择,即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作出某种选择的结果。


总的说来,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功能性思想和弗斯情景语境理论都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确定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们如何根据社会文化环境在语言系统中通过意义潜势的选择来实现各种功能的。 2.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局限

众多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为形式主义(又称形式派),一为功能主义(又称意义派)。以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过于强调客观性、验性和可验证性,把意义置于不适当的次要地位(有的甚至完全排斥意义),他们眼中的语言被解释为一种形式系统,然后加上意义形式语言学往往自称是最科学的,它研究理想的说话者,但这使它成了对语言学的研究,而不是对语言的研究。因此,形式语言学都能很明显地显现出它们的理论局限性。

韩礼德认为,语言应被解释为意义系统,伴之以意义得以体现的形式。形式是走向目的的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问的不是这些形式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这些意义如何表述韩礼德曾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成主义的兴起感到遗憾,认为它埋没了一批与乔姆斯基意见相左的可能很有作为的学者,并认为他本人如果不是及早离开美国,也会被拒之语言学研究的大门之外。 韩礼德自己的做法是,试图建立一种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的语言理论,使它既能强调语言的形式规则,又能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这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表现在他早期完成属于形式主义的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就立即着手中晚期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 3.其他语言理论的影响

现代语言学欧美各派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前面提到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提出了系统结构理论,并被韩礼德继承和发展。而韩礼德也多次谈到他关于语言三层次系统(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的总的观点得益于他的导师弗斯、哥本哈根学派的叶尔姆斯列夫及其语符学派、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特别是交际动态理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礼德曾于1947-1950年到中国先后跟随罗常培和王力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并获益很多。 二、韩礼德简要学术年表

1925年,韩礼德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

青年时期,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47-1950年,他来到中国深造,先后跟随北京大学的罗常培先生和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学习,并获益很多。(具体参见胡壮麟《王力与韩礼德》一文,《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从中国回去后,他进入剑桥大学读博,导师是弗斯。

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1956年,他发表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标志他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 1959年,他的博士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发表。(其实该文是1955完成的,韩礼德因此而获得博士学位。之所以拖了几年才发表,恐怕他当时也遇到了学术论文发表难的困境。另外,该文已提到范畴概念,但未做解释,而在1956年《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中,范畴已成为其文的主旨。)

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这是阶与范畴语法的发端。

1963年始,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66年,他发表了《深层语法札记》,提出系统语法,代替阶与范畴语法。这是系统语法的宣言书。

1967年开始,他在完成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立即着手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


1967年,出版《英语小句主位组织的某些方面》。 1969年,发表《英语小句的选择与功能》。

1970年,发表《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该文明确提出了语言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

1973年,出版《语言功能探索》。

1976年,他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

1978年,出版《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这是他将研究重点转向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上的成果。

1985年,《功能语法导论》出版,这标志着功能语法进入成熟阶段。该书1994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每次内容都有较大程度的更动。

198712月,他从工作岗位退休。此后,他继续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并不断有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c8941c650e52ea551898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