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2月份高三大联考作文解读:“崇俭戒奢与鼓励消费”

2023-02-08 03:0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届2月份高三大联考作文解读:“崇俭戒奢与鼓励消费”》,欢迎阅读!
联考,解读,作文,鼓励,月份

20222月份高三大联考作文解读:“崇俭戒奢与鼓励消

费”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俭戒奢的传统美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②马克思:“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③进入21世纪,特别是现在,面对全球疫情和贸易保护壁垒的双重压力,我国把鼓励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根本策略,明确提出并采取许多措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央草解读】

材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消费是不是浪费? 传统美德里的节俭,和今天的鼓励消费,矛盾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矛盾。消费不等于浪费,崇俭戒奢不等于减少消费甚至不消费。

这道题的审题不难,找到这个问题不难,难的是立意,难的是怎样把道理说清楚。这种说清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二者的含义有不同; 2、二者的含义有相同。 说不同容易,说相同难。

说有不同的作文好写:我们既要节俭又要消费。——这样理解就把节俭和消费看成了右手和左手,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因为你不能用左右手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真实生活里,节俭和消费有人看成同一只手,是手紧手松的对立关系,二者不可兼得,不能统一,不能共存,把消费等同于浪费,消费就是


不节俭。

写出二者的相同才能更好地理解上述现象。在现实生活里的消费场景里,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只要你在消费,你就要问,这是不是浪费?

写出相同,关键在于你如何给出二者的概念。 我给出的概念是:节俭和消费都是物尽其用。

节俭是物尽其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允许一粒米被浪费,每一粒米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效用。这一点我们都能理解,你能举出很多例子。

消费也是物尽其用。消费是交换的结果。商品经济让人不必事事亲历亲为,无需自给自足,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通过交换来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方式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整体社会财富快速增加。

我们承认,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天赋,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在市场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物尽其用”。物尽其用才能不浪费。反过来,没有物尽其用,才是最大的浪费。改革开放前,我们曾经让各不相同的人都到农村去从事体力劳动,现在回头看,是没有“物尽其用”的巨大浪费。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才能被释放出来,有才华的人有了用武之地,物尽其用了,利己利民,资源得到了优化,国家得到了发展,这才是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提倡的节俭。

鼓励消费,其实质是鼓励物尽其用,你所吃,你所穿,你所住,你所行,都是在你的使用中体现价值的。有人说,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你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钱被用才有意义,钱尽其用才不浪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俭。

这是从二者的相同点来给出解释的。具体写作的时候,还要指出二者的不同:物尽其用,用到什么程度?在程度上,两者不同。这里不展开,留给你自己发挥了。对“奢侈”的解释也要建立在“是否尽其用”的逻辑框架上。

(以上解读不是答案,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6ef67a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