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移就和拟人修辞手法

2022-09-12 23:0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中的移就和拟人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拟人,修辞,成语,手法

成语中的移就和拟人修辞手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移就〞修辞方法,就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陈望道?修辞发凡?。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将它和过去学过的“拟人〞修辞手法混淆起来,分辨不清。那在成语中,又该怎样区分“拟人〞和“移就〞这两种修辞手法呢? 一、从构成的根底看,“拟人〞是把无生命的非生物和有生命的生物当作人来描写,“移就〞那么是拿本来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词语用来修饰其他事物。如: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②桃羞杏让;③愁云惨雾。

例①中的顽石能听生公说法,又冲生公点头;例②中的桃杏会生惭愧之心而有谦让之举,显然都采用了拟人修辞方法,把物当作人来写。例③中的“愁〞和“惨〞原来表示人的情状,如今移来修饰“云〞和“雾〞,修辞上属移就。

二、从表达的重点看,“拟人〞着重模拟人的动作与思想感情,如例①②着重点不在顽石和桃杏这些事物,而在于它们的人化了动作与思想感情;“移就〞的着重点那么在描绘事物的性状特点,如例③的中心语指的是事物——云和雾,“愁〞和“惨〞那么描绘其性状特点,起修饰作用。

三、从语言的组织看,“拟人〞是“主——谓〞构造,“移就〞通常是“定语——中心词〞构造。如例①以人的动作“听〞和“点头〞等等描写顽石,构造上是主语〔顽石〕+谓语〔“听〞和“点头〞〕是“拟人〞;例②构造上也是主语〔桃杏〕+谓语〔惭愧、谦让〕,是


“拟人〞;而例③用“愁〞和“惨〞等词修饰云和雾,构造上是定语“愁〞和“惨〞〕+中心词〔云和雾〕,是“移就〞;再如:④骄阳似火。

这里,以人的品质“骄〞去修饰“太阳〞,构造上是定语〔骄〕+心词〔太阳〕,也是移就。

其他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成语有:春风得意;风木含悲;燕妒莺惭;天诛地灭;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闭月羞花;怒发冲冠;等等。 其他运用移就修辞手法的成语有:愁红惨绿;纷红骇绿;喜颜笑眼;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肠九转;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怒发冲冠;疾言厉色;和颜悦色;凄风苦雨;等等。

总之,假设我们不但理解“拟人〞和“移就〞各自的定义,而且掌握它们的根本构造方式,那就不难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清楚地区分开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57e4e9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