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奠中论诗绝句十二首(之四)

2022-09-18 18: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姚奠中论诗绝句十二首(之四)》,欢迎阅读!
二首,绝句,姚奠中

姚奠中论诗绝句十二首(之四)

姚奠中论诗绝句十二首,之四,

纵酒游仙为底情,笔驱风雨鬼神惊。 须从趋舍观行止,不老匡庐乐请缨。

第四首咏李白。这位名垂千古的“诗仙”是一个不朽的传奇。陈寅恪等文史专家或怀疑他是胡人,或说他是“突厥化的中国人”。他出生于西亚,成长于四川,家资饶富,“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由于蜀中道教氛围浓郁,李白又自幼即受道教影响,“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再大一些,更“少任侠,手刃数人”,“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在隐居、漫游、寻仙、任侠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此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与故宰相的孙女结婚,“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干谒权贵,希望得到引荐, “一跃龙门,则身价十倍”,在政治上有所施展。天宝元年得到机会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的礼遇,但只有两年多就被“赐金放还”,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涯。晚年碰上安史之乱,李白入永王幕府,慷慨从军,结果卷入唐肃宗和永王李磷(磷字的“石”字偏旁改“王”)争权夺利的内斗中,永王兵败后李白被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寓南方,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又想从军报国,半道病还,逝世于当涂。

李白的诗歌是他传奇人生的写照,更是其个性与境遇相碰撞而绽放的奇异的文学花朵。浪漫落拓的生涯,大起大落的遭遇,狂放不羁的思想,豪宕自信的感情,纵横恣肆的文笔,磅礴淋漓的气概,催化产生了众多不朽的诗篇,无论乐府歌行还是古风绝句,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由衷地赞美他“白也诗无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但李白精神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李白诗歌的文化遗产中何者最堪珍贵,不同人生价值观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认同取舍。作为“有学问的革命家”(鲁迅)章太炎的传人,姚老师更看重李白的,是他在国家危殆时刻舍身赴难急流勇进的思想精神意态。尽管李白参加永王幕府的举动其实不乏政治上的幼稚,李白也不一定真正具有“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的政治军事长才,但这种爱国救国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所以姚老在这首咏李白的绝句中认为,李白“纵酒游仙”的豪迈,笔参造化的诗歌创作,其实都是他报国不成之政治情怀的曲折体现。这从他最终的“趋舍”——追求什么,舍弃什么看得最清楚,李白不是从修道养生的庐山上走下来,而投奔入永王幕府去参加挽救国家危亡的战斗吗,这才是最值得后人景仰继承的精神遗产呀。以古人的标准,李白当时的年龄已算老年,但这里却说“不老匡庐乐请缨”,这“不老”是指精神不老,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不老,一个“乐”字,境界全出。“请缨”即要求接受战斗任务,指参加永王幕府。此种措词,其实也反映了姚老师自己的心声。他青年时期参加过两个月抗日游击队,此后一生关心国家社会,在各种工作中尽诚竭节,对李白内在真正的渴望和激情可谓心有戚戚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7880c5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