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策研究

2022-12-12 00:2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对策,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策研究

作者:范玉明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3

[摘要] 互联网的使用发展速度飞快,网络社会已初步形成。如何建设和谐的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网络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和谐网络社会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网络社会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大的技术飞跃,它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产模式,一种与以往社会不同的新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形式已经形成,网络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建设和谐的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网络社会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把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人们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和机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然而,“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这一信息化浪潮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利用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和隐蔽性进行违法犯罪越来越多,黑客入侵、病毒泛滥会给网民和网络社会组织带来财产损失;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还在争论之中;络色情问题严重;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盛行;一些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制造事端。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有着和现实社会相似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有网络社会独有的特点。我们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目标是:培养网民理性的民主法治意识,引领健康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方向,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为了达到建设和谐网络社会的目的,我们应该抓住网络媒介独特特点,以及由这一媒介形成的网络社会的独特社会特质,采取科学的建设与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第一,制定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法治是网络管制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网络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把网络纳入有效管制和依法管理的范围之内。要健全和完善有关网络的立法,用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健康和文明,规范网上行为,为网络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法制环境,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网络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收益,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化解网络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和可能的危害。要针对网络社会发展中的新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人格权、网络消费者权益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使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无可乘之机,为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司法环境。 第二,改变行政管理手段。对于互联网的管理,政府要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各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譬如,通过硬性的法制管理,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进行处罚,惩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者,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者,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等;而在软性控制方面,提倡网络文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网络信息实现有效管理。道德与法律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法律通过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相结,共同保障互联网秩序的维持。

第三,提高技术监管能力。在对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内容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如分级(rating system)和过滤(filtering system),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取保护、规范、限制和禁止等不同的措施,对网络内容管理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调整。例如美国学校就使用了屏蔽技术,学生不能以找资料为名看黄色图片,更关键的是色情网站也无法引诱青少年。 第四,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管理。加强对国际互联网接口的管理,将国外、境外提供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网站予以屏蔽,并采取外交或法律手段予以打击。加强对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的管理,不得提供含有色情淫秽违法内容的有害信息,并定期对网民粘贴上网的有害信息进行及时清理。

第五,大力发展网站内容产业。要办好几个权威性的官方网站,从正面加强引导。发挥网络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网络媒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新浪、搜狐等现有几大门户网站的监督和引导,要求他们传播先进文化,凝聚力量,促进社会活力;要求他们促进信息公开、开展监督,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有序发展;要求他们在舆论监控,民意收集,舒缓矛盾,安定社会上起重要作用。 第六,加强青少年的网络德育。要想既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高技术优势和文化潜能,又克服其负面效应,将其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除了加强管理、健全法律制度外,加强网络德育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建立网络社会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引导网民自觉遵守,增强他们抵制网络信息污染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网络社会的发展将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规范逐渐产生、被适应,新的人际互动关系出现,所有的旧规则将会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仍需要彼此关心、互动,但是方式改变了,沟通的方式改变、交易的方式改变、伦理道德的观点也改变了。建设和谐的网络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6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c8b5f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