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10-13 06: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山行,教案,原文,反思,语文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原文

山行

【作者】杜牧【朝代】唐译文对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径:小路。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坐:因为。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身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同学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杜牧(唐)同学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同学发现交流,在结合同学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黄昏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同学用自身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身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教学反思

《山行》一诗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结合文后的注释,体会理解诗的大意思;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及不懂的地方。对于古诗的。意思只要求学生大体理解即可。在相互的交流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了对古诗诗意的理解。

二、结合图片指导阅读,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在学生初步交流理诗意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想象画面朗读诗歌,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头,在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然后有人经过这里里,看到了满山的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就这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很容易地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意境。

三、反复朗读,体会意境。古语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对于古诗学习很是重要。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接读、对读摇头晃脑读等,反复朗读古诗,从读通读懂,到学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的意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a50626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