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中含蓄抒情技巧

2022-12-02 2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古诗词中含蓄抒情技巧》,欢迎阅读!
古诗词,含蓄,抒情,技巧



论古诗词中含蓄抒情技巧-中学语文论文



论古诗词中含蓄抒情技巧

高金霞

诗词语言凝练、精整,其情感表述往往含蓄、曲折,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诗文中的留白。读者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中,审美期待得到增值,从而开阔了意境,丰富了画面,意蕴也更深厚了。 一、触景生情,情画丰富。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过,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完形,元气宏成,其浩无涯矣。可见景是媒介,情是胚胎。唐代著名作家王昌龄有一首《闺怨》诗: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不难看出,诗中描绘了一位正值盛年的女子,一番精心打扮后,她兴高采烈的登上了阁楼,不经意流目瞻望,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莺歌燕舞,柳色青青,蓝天碧草不正是与爱人踏青赏景,双栖双宿的好时节吗?而此刻,花容月貌,双鬓胜鸦的她却形单影只,纵有千万风情,谁人与共!惆怅失意、顾影自怜的心绪怎会不一齐涌上心头?此其一也。其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杨柳色自然会让人想到蒲柳先衰,青春易逝,日复一日的等待,只会让她朱颜老,人憔悴,年华在这样的蹉跎中能抵几回春光?郁闷索寞之情怎会不被放大呢?其三,杨柳勾起了她对当年长亭折柳赠别的回忆。今日、它日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千里悬隔的夫婿不知可好?别之黯然销魂,思之肝肠寸断,又怎一个“悔”字了得!

诗文的情在景的触动下,变得丰盈饱满,没有对情过多的铺排、渲染,读者对情已经有了深刻体悟。






二、以景结情情味深长

诗文中的有些情,按常规思绪本应该写足了,写实了,写得力透纸背,可诗人偏偏不写,让读者自己秉烛凝思,仔细体昧。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绝句情韵意蕴深长。李龟年这位艺术明星,足以勾起人对“唐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如今再次相遇,回想当年,简直如同不可企及的梦境。可眼前呢?江南依旧秀丽如画,而今自己置身其间,面对眼前凋落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浪艺人,让熟悉时代背景和杜甫身世的读者都会从这联想到时运衰竭、社会动乱和诗人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正是”和“又”两个虚词一转一跌,在字里行间蕴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光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和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面。可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默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 “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 三、乐景哀情,愈显情哀。

杜甫在《日暮》中写道: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想他居蜀近十载,老弱多病,济世渺茫,归乡遥遥无期。因而,尽管眼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得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似宕开一层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着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诗人的衰老,怀念故园的愁绪,都没有正面的表达,结尾委婉的一句“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写出了形容槁木之态,好像喜兆根本和自己无缘,不沾边……诗作情感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33ede7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