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

2022-03-29 13:5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墨学》,欢迎阅读!
墨学

墨学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 世称墨子。墨学由墨子所开创, 经其弟子后学推进发扬, 曾形成与儒学分庭抗礼之势,堪称一时 “显学” 好景不长, 墨学显赫仅二百年左右, 便一蹶不振, 后来逐渐衰微以至湮灭。

一、 墨学衰微时间

对于墨学衰微的时间目前存在三种观点。

1 墨学衰微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类代表人物为:西汉桓宽、 清代汪中、 清末孙诒让。桓宽说 :“昔秦以武力吞天下, 而斯、 高以妖孽累其祸,废古术、 隳旧礼, 专任刑法, 而儒墨既丧焉。 汪中认为 :“韩非谓之 ‘显学’ 。至楚汉之陈而微。孝

武之世犹有传者, 见于司马谈所述, 于后遂无闻焉,惜夫! 孙诒让说 :“犷秦隐儒, 墨子以微, 至西汉, 儒复兴, 而墨竟绝。 “墨子既不合于儒术,孟、 荀、 董无心、 孔子鱼之伦, 咸排诘之。汉、 晋以降, 其学几绝, 而书仅存, 然治之殊。

2 墨学衰微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方授楚、张岱年为代表。方授楚说 :“墨学之在西汉, 其衰微乃渐而非顿, 及汉武用董仲舒之言, 罢黜百家, 表章六艺, 其传授始绝也。 ”张岱年认为 :“汉代实行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的政策, 于是墨学趋于衰 绝。

3 墨学中断于秦时的焚书坑儒、 沉沦于汉时的独尊儒书。代表人物为张永义, 他认 :“墨学实际同时经受了秦始皇、 汉武帝的两次打击, 只有第一次导致了墨家传承的中断, 第二次导致了墨家思想的沉沦。传承既绝, 思想又禁止, 墨学不得不亡了。 二、 墨学衰微原因

1 墨学衰微是自身组织原因造成的。

代表人物为方授楚、 张科、 唐迅、 顾玉平等。方授楚认为:“组织之破坏也。 “墨家为一有严密组织之团体, 一经分裂, 其害甚大”组织分裂是导致墨学衰微原因之一;张科在《墨学衰微原因探析》 中也谈到 :“墨派组织结构的缺陷是墨学中绝的另一原因。 科认为墨派有组织、 纪律和共同的信条, 这似乎对墨家的发展有利, 但事实却是, 这支队伍在短期内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首先, 墨子之后“巨子” 素质不高、 难领其职 “巨子” 制缺乏向心力;其次, 墨派授课内容单调, 不利于墨学的发展;再次, 墨派成员过于行侠仗义, 难保存实力承继墨学;最后, 内部协调机制脆弱, 难以缝合人际关系。唐迅、 顾玉平说 :“其自身内部原因是秘密团体组织方式抑制学术自由, 其思想后期走向独断和僵化, 不及儒家有较强的适应性。 金小璇、 王春阳认为 :“从墨学与地域文化的不相融性及其学派组织的特殊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求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以上分析是墨家组织的特殊性对墨学发展的影响。 2 墨学衰微是由于核心思想“兼爱” 不切实际。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冯友兰、 愈樾、 水谓松、 孟荣荣等。冯友兰 :“墨翟的思想, 一方面有对于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社会的批判和抗议,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是墨翟思想的主流。另一方面又不能提出对于奴隶社会作根本改革的建议, 反而反对改革社会上的暴力, 主张阶级调和。他把希望寄托于用 ‘兼爱’ 改善当时社会上的情况 ‘除天下之害, 兴天下之利’ 但是怎样实行‘兼爱’ ? 他又把这种希望寄托于最高统治者, 希望依靠统治上的当权派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也知道这些依靠是不够的, 因此, 他又把这些希望最后寄托于传统宗教中的有意志的 ‘天’ 上。所有这些都是墨翟的空想, 是不可能实现的。 愈樾在《墨子间诂》 序文中说 :“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 惟尚同是以非攻, 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 ‘兼爱’ 是墨家思想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墨家推演出了以‘十论’ 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墨家的学说就是 ‘兼爱’ 的学说。因此, 墨家的衰亡与‘兼爱’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水谓松认为 :“作为墨家学说的中心内容的兼爱主张, 在阶级社会里是行不通的。 ”蔡尚思认为 :“由于墨


子提倡兼爱、 兼君、 兼士的平等爱, 反对传统的宗法血统观念和传统的政治制度, 一面主张不分亲疏贵贱的层层选举贤能, 一面反对国与国之间的强大侵略弱小。所以为战国和后代朝廷所镇压。 ”孟荣荣在《墨学式微原因管窥》 认为 :“以 ‘兼爱’ 为出发点的政治思想的空想性难以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王晓娟在 《墨学衰微探》 中说 :“曾经列为春秋战国时代显学的墨家学派, 在西汉汉武帝时逐渐消亡。墨家之思想主张过分理想化。

3 墨学衰微是学派性与封建制度不相容原因引起的。

代表人物:侯外庐、 胡子宗、 李权兴、 刘长林、 李绍昆、 蔡尚思。侯外庐认为 :“后期墨学所发展的是思维方法的科学 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愚昧是恰相反的 “墨学衰微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学派性与中古封建制度之不相容。 ”胡子宗、 李权兴认为 :“秦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在采用法家思想管理国家的同时, 认识到了还要儒家思想来建立封建统治的等级制度, 这对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而言是最迫切的要求。墨学的一套主张则不是封建阶级所认可的, 被禁止的命运已经决定了。这时的墨家也仅只在秦国还有活力, 却难以发展, 是墨学衰微的外部条件。 刘长林认为 :“墨子的另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 ‘尚力 ‘强必治, 不强必乱;强必宁, 不强必危 强必贵, 不强必贱;强必荣, 不强必辱;强必富, 不强必贫;强必饱, 不强必饥 (《墨子·非命下》 总之 ‘赖其力则生, 不赖其力则死’ (《墨子·非乐上》 )在这种要求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呼喊中, 同时寓含着一种观念, 即提倡强者胜、 弱者败的生存竞争, 承认优胜劣汰这一事实合理性。 “中国传统思维着力在原有水平上求得平衡和稳定, 不能容纳墨子这样的‘尚力’ 主张。 ”李绍昆认为 :“墨子学说对人民有利但对统治者不利,所以不被统治者看中。 蔡尚思也认为 :“由于他反对宿命论, 认为贵贱、 贫富、 贤愚等都出于人为而不是先天注定的。这也大不利于当权贵族。由于他力主创新, 不利于统治者维护旧秩序, 反对邪说异端, 要把人民养成驯服的家奴, 以便永保江山。 4墨学衰微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造成的。

代表人物:任继愈、 张永义等。任继愈等认为 :“至武帝后期, 罢黜百家, 独崇儒术, 儒学变为经学和神学, 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了统治地位, 法、 道、 阴阳等学派, 被儒学吸收改造, 只有墨学作为异端邪说而被摒弃, 古代文化史上这一优秀的学术传统, 从此中断。 张永义认为 :“由于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由于前期墨家的政治主张不切实际, 同时也由于后期儒家的知识取向无法满足意识形态的需要,墨家学派在秦汉之际逐渐趋于衰微。但作为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显学, 墨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d2bdb4bb4cf7ec4bfed0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