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深藏不露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2022-05-07 01: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益唐:深藏不露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欢迎阅读!
数学界,扫地,深藏,世界,张益

张益唐:深藏不露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23



张益唐:深藏不露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54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纪念日。1400多名北大77级、78级校友齐聚燕园。在为他们专门举办的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为唯一一名发言的毕业生代表,专程从美国赶回来的数学家张益唐分享了他的传奇学术经历。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张益唐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唐诗。这诗句是在讲古,但也似在说他。

张益唐是北大数学系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学生,1978年入学,7年后赴美留学。张益唐只花了两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的部分结果,但花了七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并且论文涉及导师的一个引理论,因为不能确认正确而没有发表。张益唐的论文,牵连导师莫宗坚的一篇重要论文被否定,让莫宗坚极为丢面子,拒绝给张益唐找工作写推荐信。因此,张益唐毕业求职受挫,无法继续融入学术圈,只能靠着打零工维持生计。最初六七年时间,他当过快餐店会计、帮厨,还送过外卖。没有固定收入,他只能住在朋友房子的地下室里。1999年后,看不下去的朋友,帮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了份工作,临时讲师,工资一课一结,过了好几年,才转成没有研究任务的正式讲师。当时他刚刚结婚,新婚太太对他生活的“窘境”记忆犹新,“他连床都沒有,就睡在床垫上”。不过,在张益唐看来,这都沒有什么,“我对物质生活确实要求不高,我太太给我买的衣服我觉得是个负担……我自己有几件衬衫几双袜子我自己都清清楚楚,我不愿意让自己有一样多余的东西”。

张益唐人生最低谷的那段日子,也正好是他爸爸患食管癌病重的两年。妹妹打跨国电话抽泣着叫哥哥“你快回来一趟吧”!然而,当时的他举步维艰,还有无法面对家人的落寞,所以他选择了沉默和逃避。25年的漫长离别,他没有回国,甚至杳无音信。一对父母对儿子的挂念无从寄托,父亲63岁就早早地走了,走的时候没有儿子的半点音讯。病弱的母亲,20年里最大的牵挂就是她最爱的儿子,却一遍遍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以至于当儿子20138月终于回国站在她的病榻前,她已经平静得好像儿子昨天刚刚来过。

遥远的异国他乡,如此的亲情煎熬,如此的生活艰辛,半生颠沛流离,但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内向的讲师一边教着课,脑子里思考的问题却很“疯狂”,他只想和数学的灵魂直接对话。20135月,他在国际顶级刊物《数学年刊》发表论文,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难题“孪生素数猜想”。这个沉寂了三十年的人,瞬间成为了数学界的传奇。

一夜间声名鹊起,他受邀来到哈佛大学演讲;《自然》杂志盛赞他的成果,“一个数学的重大猜想被敲开了大门”;《纽约时报》则大幅报道他的成果,“是中国人有史以来在数学领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而此时,这位一鸣惊人的“数学新星”已经58岁。有媒体称,张益唐就是金庸小说里深藏不露、横扫武林的扫地僧,在数学界沉寂多年终于爆发。

2013年,北大数学系成立100周年,时任北大校长王恩哥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分享了张益唐的故事。从那时起,有关这个神秘人物的轶闻开始在北大学生中流传:比如他对数字极其敏感,能记住班上所有同学的生日,每到生日就会发邮件祝福;他不需要电话本,就能记下很多电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7ce2dc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