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原文呈现

2023-01-03 13:1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原文呈现》,欢迎阅读!
中石,古诗文,文言文,阅读,中考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1 河中石兽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

版本导航:◎人教版:七年级()25 ◎鄂教版:无

原文呈现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ɡān),山门(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

教参译文

①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过了十多年,僧

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能找到。(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踪迹。

②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观点。

③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第①段:交代石兽落水,数十年后寺僧到下游打捞却没有找到的背景。 第②段:写讲学家的分析。他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第③段:写老河兵认为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人们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了石兽,并推出遇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老河兵的“笑”,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人的形象

僧——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没有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文章中心】这则故事用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67ec2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