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2023-01-21 21: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欢迎阅读!
特色课,诵读,经典,介绍,程——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理念:(1)什么是“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又称“读经”、“中西文化导读”或“古诗文诵读”)是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旨在倡导利用13岁以前的人生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南怀瑾先生也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作为儿童读经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在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华人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并在大陆成功地开展“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和“儿童西方文化导读”活动,加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开展,大陆也有几百万的孩子在“读经”中受益。20024月,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了国学启蒙馆,启动全国的“国学启蒙工程”。68日至9日,中国首届国学启蒙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918-20日在山东济宁组织了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朗诵会暨首届华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

2)为什么要进行“经典诵读”?

大脑生理学家发现,013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月就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改变。从每天读2030个字到后来每天能读100200个子。许多儿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子在进行一段时间国学经典诵读之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目标:

经典诵读,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文化趣味或思想方式,不是限制个人心智发展的空间。把握好经典诵读的指向,客观看待其教育方向和价值,对于活动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 趣、力、思、融,是经典诵读目标指向中不可忽视的四个方面。

“趣”,即趣味、乐趣。“趣”至少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活动本身有“趣”,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方法,应区别于考试课程的功利化、强制性,不应给人以压迫感。二是课程立足于培养兴趣,读了多少,背会多少,这不是活动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学生心中培育乐读诗文的种子,细心呵护,助其生根发芽,让他们课外或工作后,会觉得离不开经典诗文,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目标。三是立足于培养文化趣味。当前的教育灌输了太多理性,诗文典籍自然也蕴含丰富的思想性,诵读活动中理性培育当然重要,但窃以为,其中趣味性的东西更突出,且不存在太多的时代性和争议性,更值得挖掘和凸显。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说“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如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都是特别强调美育,这值得深思。

“力”,主要是指欣赏力。诗文诵读,有用嘴巴诵的,有用头脑读的。无此“力”,则诗文只是汉字的堆积;有此“力”,则文字背后呈现出开阔的世界,仿佛看到古人的生活无常、酸甜苦辣、个人品格等,今人古人似聚首一处,没有障碍地畅谈。中国文化重“味”,需慢慢琢磨、细细品赏,有时还要相应的人生经历做底。不少人小学时学过背过很多诗文,但欣赏力却没得到培养,诗文诵背只是负担。获得欣赏力,方能把诵读当做一种乐趣,而非任务。 “思”,思考力、判断力、辨别力的培养不容易,但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同坐过山车,时而被过度抬高,时而被有意贬低。诗文诵读,应该给予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的机会,即便只能是相对粗糙的能力和意识。传统文化中,既有熠熠生辉的金子,也有一大堆的“不合时宜”,更存在先天缺陷,如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等,就是其中极为匮乏的。所以,经典诵读应配以沉郁的思考,而不能降格为拒绝思考的嘴唇嚅动。

“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理论主张,有不同的功用范围。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强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思想融合、思维方式的互补。因此,经典诵读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也就是说,既要能深入传统文化的内部,掌握精髓,又要具有全球意识、现代视野。在融合中,做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民族文化趣味的现代公民。


内容:

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我校的实际,制定了我校各年段国学经典诵读的分目标。

低段(1-2年级):主要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经典诵读中巩固汉语拼音,增大识字量;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读书人的礼仪规范,有关心周围世界和他人的想法和兴趣;结合诵读内容学习洒扫清洁,整理个人仪容等。

中段(3-4年级):主要阅读《千家诗》《弟子规》,在经典诵读中进行书法练习,能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提高阅读能力;在生活中践行圣人所倡导的礼仪规范,初步形成国家观念;能够结合诵读内容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生活事务。

高段(5-6年级):开始接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经典诵读中进行书法练习,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提高阅读能力;在生活中严格按照圣人礼仪待人接物,谈吐儒雅,有修养;通过诵读使学生产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情操。 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方法:

1 语文老师负责让学生进行记忆、朗读与背诵的前期工作。 2 全校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利用10分钟进行配乐、加动作的背诵。 3 全校各班级进行课间记忆、背诵大比拼。

4 由班主任或班内自主进行学生在校行为评比或评分。

5 由家长进行学生在家行为评比或评分,并与班主任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反馈与交流的后期巩固。

效果与反馈:1.经典诵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已经使学校显现的书香氛更浓厚了。

在开展经典诵读评价策略的课题研究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全校1500余名学生始终显示出对这项活动的极大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诵读古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一项学习任务。一年里,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文,积累了语言,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自豪感。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的鼓励和表扬措施及竞赛和表演等评价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经典诵读真的成为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2.取得了一些成绩。

①经典诵读活动中,以经典润泽了师生心灵,培养了师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背诵和读书习惯,掌握了较科学的记忆和阅读方法、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特别加强了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学生能流利背诵古典诗词、《诗经》、《礼记》等经典诗文。超额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诗词背诵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达到了要求,部分学生远远超过规定量。

④至少完成40万课外阅读量,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读物和文艺作品,初步形成审美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⑤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学生的诵读成果,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df521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