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2022-04-06 14:56: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欢迎阅读!
抄报,元宵节,小学生,素材,年级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导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元宵节节日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篇二】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元宵节的灯谜及答案:

1)两眼外秃大嘴巴,有个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来相伴,绽放朵朵大红花――

2)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 3)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名)――青蛙 4)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 5)似鸟又非鸟,有翅身无毛,一脸丑模样,专爱夜遨游――蝙蝠 6)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名)――蜗牛

7)身穿绿衣裳,肩扛两把刀。庄稼地里走,害虫吓得跑(打一动物名)――螳螂 8)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打一动物名)――螃蟹 9)黑脸包丞相,坐在大堂上(打一动物)――蜘蛛

10)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名)――蚂蚁 11)白天一起玩,夜间一块眠,到老不分散,人间好姻缘(打一动物)――鸳鸯 12)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又善良,从来不打架(打一动物名)――长颈鹿

13)脚儿小,腿儿高,戴红帽,穿白袍(打一动物名)――丹顶鹤

14)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名)――马蜂 15)脚像细牛脚,身像大狗重。行象后生子,须象老大人(打一动物名)―― 16)脚着暖底靴,口边山胡须。夜里当巡捕,日夜把眼眯(打一动物名)―― 17)姑娘真辛苦,晚上还织布。天色蒙蒙亮,机声才停止(打一动物名)――纺织

18)身长约一丈,鼻生头顶上。背黑肚皮白,安家在海岸(打一动物名)――海豚 19)身上滑腻腻,喜欢钻河底。张嘴吐泡泡,可以测天气(打一动物名)――泥鳅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篇三】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元宵节经典故事: 1、破镜重圆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传说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2、燃灯七盏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3、双喜临门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7a8627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