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2022-05-02 21:1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欢迎阅读!
古诗词,诵读,练习题,下册,课外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一、泊

阅读《泊秦淮》,回答下列问题。

1.杜牧是 (朝代)代诗人, 并称“小李杜”。 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9.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与解析】 1. 李商隐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4.迷蒙的月色和烟雾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5.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D

8.凄冷、迷蒙

9.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二、贾

阅读李商隐的《贾生》一诗,回答问题。


1.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的“可怜”都怎样理解? 2.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做分析。 【答案与解析】

1.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孔雀东南飞》中“可怜”的意思是“可爱”的意思。 2.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 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3.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阅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回答问题。

1.有人说第二句的“赚”字运用得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做简要分析。 2.请你简要谈谈阅读这首诗的感受。 【答案与解析】

1.是的。“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

2.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而骄傲。(意思对即可)

四、约客

阅读《约客》一诗,回答问题。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案与解析】


1.C(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声,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2.诗人当时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794cc2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