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2022-08-23 14:29:0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上册,教学设计,单元,作文,语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关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和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衬托。

教学难点:尽量使学生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地狱和天堂的长勺子 有一个使者考察地狱和天堂。P2

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被罚到这里的人,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都像饿死鬼一样,每天非常痛苦。地狱里不给他们吃吗?不,有吃的,问题是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难用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尽管勺子里装满了食物,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内心就越受煎熬,所以形容槁枯,面黄肌瘦。

P3这个使者又来到了天堂。他看到天堂里每一个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觉得天堂的日子这么好啊。但是他看到一个现象,大吃一惊。天堂里的人吃的食物跟地狱没什么区别,每个人手里拿的也是一把一米长的勺子。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欢畅呢?只有一个奥秘,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而地狱里的人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喂,所以永远挨饿。



1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真相。我们手中可能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这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你必须接受的一个规矩,是社会的法则。大家互相关爱,才会其乐融融。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咱们就来写写有关关爱的习作P4 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师:P5大家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想习作为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生读“习作”p6

生:要写清楚事情发展在怎样的环境里,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生: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生:作文中要用上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出示板书。 师:在这些习作要求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生:关爱。 生:人与人。 生:写事。

师:写事的习作要把握好两把宝刀,一是真实,二是在此基础上要把事写具体。

三、联系生活,拓宽思路,指导选材。

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内容并交流。 生: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室时,作业本掉了,有一位同学帮我把作业本捡起来。

师: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事。

生:我从书上看过一个事例:一位盲人摔倒了,一位少先队员赶紧跑过



2


去,把他扶起来。

师:你真会阅读。

生:我班的一个同学生病了,同学们都去看望他。 生:„„

师:咱们班是一个有爱心的班级,同学之间也充满着爱心。 生:同学忘了拿文具,可以到班级的“爱心箱”里借。 师:有没有发生在老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事。

生:有一位老人家忘了带钱,另一位老人家看见了借钱给他。 生:(敬老的事。 生:(发生在医院里的事。

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P7)捐款、扶老人过马路„„

真情远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有最感动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 四、探讨写法,实例指导。 (出示《穷人》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片断中对环境一冷一暖的对比,抒发了情感,表达了桑娜的勤劳。

生:还可以进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些片断P11,想一想:学到了什么描写方法? 那么,在写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件事的时候,就应该用上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P13

五、阅读范文,借鉴优点

师:P14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一篇范文,声情并茂的朗读,烘托文章的情感气氛。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cd7ccaad02de80d5d840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