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案例

2022-04-27 22:4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纳税筹划案例》,欢迎阅读!
纳税筹划,案例

纳税筹划案例

辽宁某钢厂利用十年积累起500万元,用这500万元购买设备进行投资,收益期为10年,每年平均盈利100万元,该钢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经过测算,企业在未来的10年盈利期限内,除年均盈利100万元外,每年还需要缴纳25万元的所得税,而且企业10年积累的500万元也被挤占。根据资料,试向该企业提供税收筹划咨询方案。

企业信息化案例

200210月,用友软件与苏拿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签约,在苏拿实施U8管理系统。然而,当用友派出的项目小组夹着大摞的讲义走进苏拿的培训课堂时,他们吃惊的发现,在这里,他们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而提出这个创意的人,正是苏拿的CIO顾庆华。

在别的ERP项目中,一般都是先由软件供应商对实施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而顾庆华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友的项目组一来,他就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给他们上课,让他们充分认识苏拿的财务、物流、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等环节。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顾庆华这样表达他作为苏拿CIO的思路。

而其他参与这个项目的人,第一感觉都是不适应。连用友方面的项目经理罗建钢也表示:“在苏拿,我们像是没什么事做似的,事都被苏拿的自己做完了。”

在苏拿,ERP项目的会议从来不由软件供应商来召开,而是由苏拿自行召开,在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再与用友协商解决。不仅如此,在客户化的问题上,苏拿也发挥了很强的主导性。顾庆华要求他手下的员工编写物料编码,甚至连源代码,有一部分也是自己编写的。用友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规范到一套系统中去。在这样的要求下,员工的压力非常大,也有人为此感到不解和委屈。


“当时有员工曾说,既然我们已经付了钱给用友,这些事情为什么不让用友来,让我们如此辛苦。但是,他们没意识到,软件提供商只能从技术上支持我们,真正了解自己需要的人,还是我们自己。”顾庆华说,就是在这样工作中,一批过硬的系统维护人员成长起来了。

正因为顾庆华的这种作风,用友对苏拿是既“爱”又“恨”,“恨”是苏拿的问题最多。顾庆华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且要求用友解决,“爱”的是这种方式恰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当然,项目成功重于一切,因为“爱”总是大于“恨”,以至于苏拿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成了用友口中的“苏拿模式”,在可客户中进行推广。

在现代企业中,CIO已不只是一个单纯负责技术工作的人,而是一个既懂技术,又懂企业,还懂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

在苏拿,顾庆华的职位是行政及技术总监,又是ERP项目的负责人。“虽然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CIO,但不是全部,所以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CIO。当时由我来担负这项使命,完全出于一种责任,是我我作为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应尽的责任。我的专业决定了我本身就是一名管理人员,之所以走上CIO这个岗位,也与我以前曾有过电脑方面的背景有关。”

1993年,顾庆华参加了南京大学在广东省科学院开办的计算机应用第二学士学位班。“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电脑,喜欢编程什么的,后来还在一个计算机三级考试辅导班当过一段时间老师。”这一段经历为他之后走上CIO岗位埋下了伏笔。

关于未来,顾庆华有着自己的规划,“我不会一直做CIO,等有人接替我之后,我会尝试去做营销,甚至去尝试做CEO。”这是他为自己设计的未来,而苏拿也给了他实现自己计划的空间,所以,即使辛苦即使劳累,他依然当着苏拿中国公司三驾马车中的一个骑手,努力前进。

问题;


1.分析什么是“苏拿模式“。

2.结合案例分析用户需求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并理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是好软件”的软件的评价标准。

3.分析企业CIO的角色,谈谈企业信息化外包后,CIO的角色应如何转换。 4.在应用“苏拿模式”时,应如何避免信息化过程中纯手工模拟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ded88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