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023-01-30 12: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欢迎阅读!
课程,校本,抓好,视野,课堂

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



杨东 李燕云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所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更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校近两年一直致力于探索“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我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解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课程层面的规划和设计,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从而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了“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的思想,即站在课程的角度探索改变课堂的有效策略,也就是在课程目标的引导下,在课程的框架下,遵循课程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探索实施策略。

整体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框架

本着“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思想,我们积极寻找学科校本化实施的切入点,确定了“构建生本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研究日标,形成了改革系统与框架:

这样的系统思考,让教师对自己的教研活动一目了然,更加有目标、有抓手地进行教学研究,加速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逐步推进,师生共享乐学之旅

语文先导:整合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空间 学校的生本高效课堂研究是以语文为突破口的。学校初步确立了“以提升师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研究核心,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研究切入点,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学生阅读量为主线,将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习作与练笔、语言交际与实践等融为一体”的改革思路,构建了具有梨小特色的“语文单元主题学习”立体框架——“1+X+Y+Z”。

“单元主题学习”,就是把教材的一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整合本单元的内容、情感主题,挖掘本单元的一个训练主题,然后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小得,一单元一大得。

“1”,指的是精读课例的学习。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这篇文章担负着“以例悟法”的艰巨任务,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X”,指的是若干篇略读课例的学习。对这些文章,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可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或自己所需,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Y”,指的是课外阅读指导和综合实践。学校提出了“大阅读”概念,凸显了四方面的变化:变学生课外读为课内读,变学生分散读为集中读,变学生无目的读为指导读,变学生无任务读为综合实践读。“大阅读”包含四个重点阅读模块:第一是充分利用区里配置的《语文本》,第二是补充名家名篇,第三是集中推荐阅读书目,第四是自助餐式阅读。

“Z”,指的是单元习作与随笔随笔课包括两部分内容:必写与选写。必写随笔,就是结合每单元的典型表达方法,进行习作练习,每学期8次。选写随笔,重在日常的观察与积累,抓住日常的精彩瞬间,以及根据单元主题制定读写训练点。

对每个环节我们进行了统筹安排:

首先是梳理单元目标体系。每次梳理的程序为:一是反复学习课程标准及学段目标;二是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三是整合部分内容;四是确定单元内容主题和提炼单元训练主题;五是立足训练主题,确定单元习作内容和教学策略。训练做到系统化,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听说读写,而且从一而终,连细节都提前预设好。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明确了训练方向。学生要想达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确定训练目标,然后扎实、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其次学校还重构了课时。三至六年级,用2课时指导预习,2课时进行单元主题学习,3时习作指导和读悟,1课时单元知识整理,节省出4课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低年级现在10课时完成教材上的教学内容,1课时机动作业,2课时说话、写话训练,3课时课外阅读。由此达到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指导化的目的。

第三,加强单元整体备课。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以课标为依据,有效确定单元目标,然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一个单元的学习更加系统。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单元整体预习课、“1+1”课、课内阅读课、随笔习作课、综合实践课等在内的不同的课型。

我们在语文学科实现了对国家课程的重组、替换、拓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跟进:变教为学,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数学组以“我身边的大数学”为主题,开展“变教为学”的课堂改革。把“以教为主”的课堂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师的备课方式由原来的写教案向学习活动的设计转变,备课的思维方式由教师应当“说什么”和“做什么”转变为学生应当“学什么”和“怎样学”。

百舸争流:各学科齐头并进,看杏坛满园花开 语文数学学科改革喜人成绩的激励下,其他学科老师也迅速行动起来。英语学科确立了“让绘本教学打开学生学习英语的另一扇窗”的研究专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科学、品社注重学习单的有效制定与运用。音体美劳等学科老师更加注重课前调查,依据学情,构建尝试自学、合作交流、重点探究、拓展补充、评价反馈等基本课堂教学框架。

新课程改革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利用10%的学科实践活动撬动90%的国家课程改革,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5c712f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