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2023-02-17 23: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欢迎阅读!
独具,法治,道德,魅力

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学的主旋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发展、学生道德的提升放在首位。放眼新课程改革后的低段品德教学,问题依然严重:很多品德课堂,教师照本宣读,学生依书学习;看似热闹的品德课堂,活动盲目。这些难题直接导致了目前小学低段儿童品德课堂的有效性低下。因此,我们提出要在小学低段深入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扎实开展有效的品德课堂活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生为本。

《品德与社会》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每个主题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规定了本单元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并且贯穿于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每个单元中,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子目标分别在主题单元的系列活动中实现。所以,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主题单元的总目标,来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生本教育认为,教育过程的主人正是儿童自己,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坚持让学生先做后学。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能使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让空洞的头脑充实起来。在学习中不敢大胆质疑的学生,在学习上只会盲目从众,没有主见,被动吸收。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教师需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从自己的身边、生活出发,以自己的眼去发现、去找寻,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 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行为外化

教育的主旨在于传承引导学生行动的意识,而意识的强化、教师的说教往往不如师生共同讨论,课堂充满智慧,学生从思辨中增长知识。为了防止出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的现象,品德生本课堂讨论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讲《在地球的另一端》这一课,在合作探究美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美国的历史及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一环节中,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合作学习小组,由组长带领各位组员收集、选择、处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汇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和组内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筛选,取长补短,并设计了讲解、展示等汇报形式,效果就比个体学习要好得多。实践证明,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与同伴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和同学交往的能力,还能培养个人责任感和与他人合作的技巧,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三、探究学习,促进道德认识内化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生的道德认识总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的具体形象的材料基础上,在活动中学生深化了道德认识,丰富了道德情感,使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努力让学生尝试探究成功的喜悦。


1.亲身体验式。亲身体验式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移情,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内心活动,获得一种感受,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情感教育,强调通过有目的地设定特殊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

2.模拟表演式。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情节构思成脚本,指导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主体实践式。主体实践式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设立形式多样的体验生活的岗位,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受到教育与锻炼,体会做人的道理,掌握生存的技能。

4.故事启迪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交流话题,选择与之相应的美德故事或典型事例,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

5.分组竞赛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可将学生分组开展竞赛,学生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交流、探索。

6.自我展示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时空,让他们凸现个性,展示才能,为自己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和学习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生动、主动、全面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要真正扬起品德课堂教学的人文之帆,构建充盈人文气息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引导学生走近人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富有个性地发展。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目标指引下,立足主动、开放、生本的品德课堂,我们向着品德实效性迈开了坚实的脚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3066b8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