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故事一(5)全文

2022-09-03 21: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梦溪笔谈·故事一(5)全文》,欢迎阅读!
梦溪笔谈,故事,全文

梦溪笔谈·故事一(5)全文



【注释】

①学士院玉堂:宋代学士院全称翰林学士院,学士亦称翰林学士,但为独立机构,不隶属翰林院,且实际地位远高于翰林院。掌起草制、诰、诏、令等朝廷文件。宋人仍沿唐俗,称学士院正厅为玉堂,宋太宗曾赐其匾额,题为 玉堂之署

②亲幸:亲临,亲至。古人称皇帝至某处专用 字。 ③上日:指上任之日。 ④视草:起草。

⑤承旨:指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首,不常置,以翰林学士久任者充任。

⑥苏易简(958 997:字太简,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太宗时进士第一,历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参知政事。

【译文】

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自临视,至今只有学士上任之日才可以坐到大堂的正座上,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坐上去。按旧例,堂上有起草文件用的台子,学士每起草诏制,即穿戴好官服端坐于台前。现在不再这样做,就只剩一个空台子了。玉堂东面翰林学士承旨的閤子,窗格上有一块被火烧灼过的地方。太宗曾夜间来到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经睡下而匆忙起床,无烛火照明穿戴官服,随从太宗的宫

1




女就从窗格子里伸进蜡烛给他照明。至今学士院不打算更换这扇被烧灼过的窗子,以为它代表了玉堂的一件盛事。

唐代供奉官 【原文】

东西头供奉官,本①唐从官之名。自永徽②以后,人主③多居大明宫,别置从官,谓之 东头供奉官 西内④具员不废,则谓之 西头供奉官

【注释】

①本:本来,原本。 ②永徽:唐高宗年号。 ③人主:即皇上。

④西内:西边大内,正式的皇宫。 【译文】

东、西头供奉官,原本是唐代从官的名号。自永徽年间以后,皇上常居住在大明宫,在大明宫另外设置从官,称为 东头供奉官 而西边大内的原有从官也不废除,称为 西头供奉官

蛾眉班 【原文】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 蛾眉班 。国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立。庆历中,贾安公为中丞,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①,复令②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转班横行;参罢,复分立;百官

2




班退③,乃出。参用旧制也。

【注释】

①非礼:不符合礼法。 ②令:下令。 ③班退:分班退出。 【译文】

唐代制度,中书、门下两省的供奉官东西对立,称作 蛾眉班 本朝初年,供奉官在百官之前横列。王溥由宰相改任太子太保时,一品班在供奉班的后面,朝廷于是下令供奉班依旧东西对立。庆历年间,贾昌朝担任中丞时,他认为东西班互相作揖不符合礼法,朝廷又下令供奉官横列。现今供奉官在殿外初叙班的时候,东西分立;百官上殿重新排好班次后,供奉官又改为横列;参拜皇帝完毕后,供奉官又重新东西分立;百官分班退出大殿后,供奉官才出殿。这种方式是参用了以前的制度。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d8f74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