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吴远走他乡的周王族

2023-03-19 17:2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泰伯奔吴远走他乡的周王族》,欢迎阅读!
泰伯,王族,远走他乡

近年来,地处江苏的吴氏宗亲会每年都会来岐山祭拜先祖。他们的先祖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先祖从岐山千里迢迢前往江南地区?昨日,《华东旅游报》与无锡梅村镇在岐山共同举办“重走泰伯奔吴路”活动启动仪式,试图还原泰伯这位至德的周王族前往江南建立吴国的缘由与经过。史料记载中的泰伯德行高洁,在吴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惠泽百姓。那么,泰伯究竟是何人?为什么被称为“至德”之人?在3200年前他又是如何到达无锡的?



泰伯奔吴远走他乡的周王族



说到周文明,宝鸡人都会想起周公庙。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香火鼎盛的周公庙东边的祝家庄,有一座三王庙,供奉着西岐周人的先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这座曾经叫做太王庙的祠堂,后来因为也供奉了亶父的儿孙季历和姬昌两位周王,被称作三王庙。在这座庙里,还有泰伯(又称太伯)和虞仲(又称仲雍)两块牌位,他们是第二代周王季历的兄长,也是远在江苏的吴氏宗亲会来祭拜的主要人物。这两位周王族,曾经三次放弃继承王位的机会,让正在壮大的周有了姬昌和姬发这样的贤明君主,从而一举推翻殷商的暴政。 长子本承周王位 远走他乡为哪般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古公亶父有长子曰泰伯,次曰仲雍。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知道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从《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泰伯因为父亲想传位弟弟季历和孙子姬昌,于是放弃了原本属于他的王位,自己和弟弟仲雍远赴荆蛮之地。也正是因为此事,泰 伯被孔子称为“至德”之人。为什么面对王位,泰伯选择了放弃?“一个人所有的行为,是其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泰伯的行为,那就该从他所感受的家庭氛围来分析。岐山县周文化研究会主席郑鼎文认为,出生在周王室,从小受到周太王贤德的教育是泰伯作出让位决定的因素之一。《诗经·绵》中有这样的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可以看出,周太王当年率领族人从豳(今郴县)迁徙到了岐山,是什么让他从原来的地方开始迁徙呢?“当时周太王在豳不断受到西戎部落的骚扰,周太王为了族人的平安,一直向西戎赠送马匹、猪、牛、羊,甚至还有珠宝等物,希望能换来和平。但西戎在收到这些东西后,不但没有停止侵占,反而变本加厉。周太王为了族人远离战火,于是退让至岐山。我相信正是他广阔的胸怀和贤德的性格,才为长子泰伯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在郑鼎文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泰伯拥有良好品质的最关键因素。“周太王的夫人叫太姜,是中国有名的贤妇人,相传怀有泰伯的时候,凡是不好听、不好看的事物,太姜一律不接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胎教。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泰伯的贤德也就不难理解了。

泰伯奔吴之后,在当地兴修水利、变渔猎文明为农耕文明,使作物生长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文化。而吴文化中最具魅力的谦让文化,正是泰伯自身德行的最好说明。正是在这种备受赞誉的贤德之下,泰伯才最终成为当地人的首领,而这正是其让位的内因所在。

除了因让贤而奔吴的说法之外,很多人还对泰伯奔吴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诗经·鲁颂·閟宫》中写道: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在《泰伯奔吴》一文中也写道:奔吴正是当时周族政治的需要,需要他们把尽可能广的地域,尽可能多的方国都统统联合起来,对商朝形成包抄的局面。这种观点认为,泰伯奔吴只是在实行从周太王时期就开始的灭商计划,但此时的商朝暴政还不明显,而周太王刚从豳避西戎至岐山,应该还没有灭商的计划,所以翦商之说不可信。此外还有几个版本,也都不足以采信。


让贤季历出西岐无锡吴山两迷离

《史记·吴泰伯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吴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亡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

从这里以及《史记·周本纪》中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泰伯与仲雍在放弃王位的时候,做了两件事情:以让季历、以避季历。既然要避开,那么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与泰伯奔吴的原因一样,泰伯去了何处以避季历,同样也有很多版本。 去了江苏无锡梅里,是很多正史中采用的说法。《史记》索隐、《史记》正义、《汉书·理志》《吴越春秋》《括地志》等皆有此类记载,而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也认同此说法。

《史记·吴泰伯世家》中说:自泰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泰伯至寿梦十九世。从这里可以看出,泰伯兴建了吴国,传到第五代时,武王灭商,随后封泰伯的后人在两个国家:虞国、吴国。虞国在中原,吴国在夷蛮。由此可见,泰伯当初确实是出奔到了如今的江苏无锡。

据史料记载,泰伯与弟仲雍同避荆楚,最后定居在梅里(今无锡梅村镇),当地居民来归附者有千余家,奉立泰伯为当地的君主,称吴泰伯,自号“句吴”。如今无锡当地也有传说,商代末年,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泰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曰“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古城遗址。还相传泰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穿浍渎以备旱涝”。此外,泰伯开凿伯渎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 虽然无锡有相关历史遗迹,但至今没有通过考古发现加以佐证。而认为泰伯没有到江苏的人,对泰伯到无锡的很多推测也提出了质疑: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但来自于黄土高坡的泰伯怎么会水利,刚到南方怎么能调动大量当地人力开河,这使人难以置信。 这些质疑,在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詹生杰看来,不值一提。

“在今天岐山祝家庄小学附近,还有河床的印记,说明曾经这里是水草肥美的地方。然有水,就得兴修水利工程,作为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掌握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本事,一点也不奇怪。此外,当时的西周已经发展了农耕文明,而江苏还是以渔猎文明为主,泰伯能够通过发展农业让当地的人获得更多的口粮,那么他得到当地人的拥护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出奔江苏之外,泰伯前往宝鸡吴山也是很多学者的观点。闻一多先生在《天问疏证》中指出,泰伯封吴的吴指的应该就是陈仓区的吴山,张筱衡先生、刘启益先生、田昌五先生等也均认为泰伯出奔的地方就是陈仓区吴山。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与旅游系主任高强教授认为,古公亶父为了巩固姬姜联盟而欲立季历,泰伯、仲雍为了周族利益,也为了自身安全避往宝鸡吴山。《孟子·公孙丑》中有:文王以百里,吴山距周原已超过百里,可以达到泰伯避让的目的。《诗经·大雅·皇矣》中也曾记载: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很明显,只有泰伯在吴山,才能与周原相互支援,起到屏障西戎的作用。

“奔吴”之路行何处众说纷纭待探究 关于“泰伯奔吴”的具体地址,高强认为苏南、皖南、江西等诸多说法都存在共同疑点:一是这些地方距离周原路途遥远,又要经过商人或蛮夷控制的地方,泰伯有没有能力可以毫发无损地到达;二是如果只是为了让贤,有没有必要跑这么远;三是南方的吴文化与先周文化的渊源关系,考古验证仍不充分。

面对这些质疑,持泰伯奔吴是前往江苏无锡这一观点的郑鼎文认为,泰伯奔吴,并不是一次就直接到达吴地的,而是在“三让天下”之后才最终完成。郑鼎文认为,泰伯“三让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410c0dcc175527072208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