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2022-05-02 20:4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欢迎阅读!
预算,理论,全面,基础,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作者:王

来源:《现代企业》2008年第11

公司的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如何得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将公司的战略目标从管理层有效地传递到作业层,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运用预算这一主线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协调、控制、反映和考评,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主要理论基础是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

一、代理理论

1.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代理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影响广泛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普拉特和茨考塞曾对代理关系的定义作过如下论述:只要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有所依赖时,代理关系就产生了,采取行动的人称为代理人,受影响的就是委托人。通常来说,医生是代理人,病人是委托人;咨询员是代理人,顾客是委托人;公司经理是委托人,他的下属是代理人;反过来,公司经理又是股东的代理人;一般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之间也是委托代理关。在这里普拉特和茨考塞给出了代理关系的最一般性定义。而对于代理费用问题普拉特和茨考塞进一步指出:已知信息非对称(虽然委托人更多地知道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但是代理人对他们的任务比他们的委托人所知道的却特别地多),我们不能期望任何工商企业或经济组织的运作与在所有信息都可免费分享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可无成本地实施时的运作一样有效。这种缺陷有时就称作代理损失或代理成本,在构造代理关系时的挑战就在于代理成本最小化。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既然最优结果只能在无成本信息流的非现实世界中才能取得,那么,我们所能尽力而为的目标就必然是争取我们有时所说的次优解的东西。 2.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就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控制权的分离。在现代公司制度中,控制权主体必然代理所有权主体对公司进行全面的经营管理,由此股东成了委托人,而公司经营者成了代理人,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个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在代理行为中,当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时,就有可能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这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的产生。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建立起一种约束机制用以约束或激励代理人的行为,使之有利于委托人的利益。

3.要能约束代理人,使其行为有利于委托人,就必须了解代理人的信息与控制代理人的行为。由于委托人之利益的影响变量,并不全在其控制之下,还依赖于代理人所采取的行动及所拥有的信息。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而试图诱导代理人信息或改变代理人行为的机制,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4d791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