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失业心理与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023-02-16 18: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失业心理与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失业,综述,文献,现状,趋势

关于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失业心理与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

专业:心理学 学号:118582011013 姓名:罗火兰

【摘 要】失业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中国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本文按照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失业心理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失业者失业现状、失业心理、失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 失业青年的失业心理 失业青年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失业问题在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逐渐变得严峻。对于青年失业这一现象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将从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失业心理与发展趋势对众多的关于青年失业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一、失业青年的失业现状的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受经济转型和产业重组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越来越糟,而青年又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1、从总量上讲,青年失业率远高于成人

从全球范围看2003年青年失业率是成人的3.5倍,而且在过去的十年中比率一直保持3倍以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差距相当大。

2、从结构上看,青年失业具有补平衡性,弱势群体变得更加弱势

(1)按性别区分 发展中国家女性的失业率明显高于男性。 (2)按家庭经济状况区分 世界银行专家马丁·戈弗瑞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对青年失业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贫穷,青年失业率越高,最贫穷的家庭

的青年失业率是最富裕家庭青年失业率的210倍。

3)按技能和教育水平区分 人们的教育水平榆失业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

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青年教育水平越低,失业率越高。 二、失业青年的失业心理的文献综述 青年失业心里的体现

1期待心理。此心理往往是因为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对外界条件约莫有余,认知不足,而造成他们不足对失业情势的模糊界定,尽量重视经济意识和海域观点,考究地区经济发达,待遇优厚,不乐意到正常的地区,规模小的单位,“高不成低不就”,变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2自馁心理。自馁是一种鄙视自我或低估大家威力的消沉心理状态。一些人自认为不是名门出身,专业过冷,学历不高、长相平庸,既无关系可找,也无金钱可用,总在择业时缩手缩脚,犹豫不决。

3、焦虑无谓心理。在择业屡屡受挫后,往往会产一种焦虑无谓的失业心理,情绪轻松焦虑,心志消极,对前景没有信念。

4嫉妒心理。看到外人某些条件比大家好,或是找到的作业比拟现实时,觉得外人的劣势是对大家的要挟,因此主张心理不失调,乃至无畏和恼怒,此外借助穿小鞋的母的来求得心理的弥补。

5、依赖软弱心理。当代青年中,独生子女较多,自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往往依赖性较强,不足负担感和独立决策能力 ,在失业竞争中不足进取。

6从众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青年往往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过多的体现出自觉从众,全然不顾大家的能力和技能,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指标

三、失业青年的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


专家预测,全球青年失业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以下趋势:



1、青年失业的长期特征将愈加明显

由于事业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因此,挪位经济学家托利德·哈默(Torild Hammer1997)等人指出,青年的早期失业经历有可能使得他们陷入长期失业境地。

2、青年失业的性别比例加大

虽然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性别比例不大明显,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青年女性失业率明显要高于男性。虽然各国政府都在关注青年弱势群体,可由于女性固有的弱势严重制约其发展,所以一定时间内通过各国的努力女性的就业难的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想得到显著的改编还是要假以时日的。因此青年女性失业仍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困扰各国政府。 3、青年失业率仍将高于成人

尽管青年在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方面与成年人相比相对欠缺是导致青年失业率高于成人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年在各种现实的冲击下的心理反应及态度也极大地影响青年的就业率,如青年在失业后易于变得叛逆、愤懑、轻狂与浮躁,在首次工作不满意的情况下,或者经过在一定时间的培训重新寻找工作或者日益堕落坠入无业游民的行列,这样就势必会造成较高的青年失业率。而成年人则不同,他们已经成家立业,负担起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作出决定之前一般都会三思而后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事业后是不会自甘堕落的,或者努力找工作或者参加培训充电为将来做准备。显然,这两个群体对事业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青年失业率仍将高于成年人。

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尽管研究青年失业问题的文献众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理论论述上面,用实际模型准确计量的文章几乎没有。找出青年失业问题背后真正的本质原因,再针对其提出解决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蒋凤丽.大学生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河南轻工业大学学报,2008,(1):151-152

[2]令权,郑晓敏.须有学生心理成分综合[J].林师大学学报2010

1:107-109.

[3]白穆.从工作寻芳理论浅析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J].理论与实践,200806. [4]王庆丰,方泽强.对大学生“知识失业”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901. [5]国际劳工局,2000:《世界就业报告》1989-1999年) [6]胡鞍钢、程永宏、杨韵等新著,2002《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7]刘燕斌主编,2000《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8]裘元伦、罗红波主编,1998《中国与欧洲联盟就业政策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 [9]杨雪著,2004《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Brian E. Becker and Stephen M. Hills, 1980,Teenage Unemploy

ment: Some Evidence of the Long-Run Effects on Wages,the Jou

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 15, 354-372.

11]DAmico, R. and Maxwell, N.L. 1994,The Impact of Post-Sch

ool Joblessnes on ale Black-White Wage Differentials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 No. 2, pp. 184-205.

12]Martin Godfrey, 2003, Youth Employment Policy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Preventions as well as Cure,Youth Empl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3c0663a98271fe910ef9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