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特性

2023-04-15 15:0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特性》,欢迎阅读!
特性,产生,声音,传播

预习:

要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保存声音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如:早期的机械唱片等。 要点诠释: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要点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要点三、声速 回声

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

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VV 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便形成回声。

要点诠释:

1、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升高1℃声速大约增加0.6m/s15℃的空气的声速为340m/s

2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3、人耳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要点三、音调的高低——频率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

3. 影响音调大小的因素: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

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4.超声波与次声波: 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四、声音的强弱——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即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

要点五、音色

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与响度相同,音色也不同。

2.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复习:

经典例题:

1.如图,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 B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C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D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答案】C

【解析】选项ABD中分别把不易察觉的发声体的振动,转化成容易观察到的泡沫的振动、溅起的水花、被弹开的球,所以ABD选项都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选项中抽出空气铃声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选项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有些振动是看不到的,我们就利用“等效转化法”来感知。如:说话时虽然看不到声带的振动,但是可以用手触摸声带来感觉,拍桌子时虽然看不到桌面在振动,但是可以在桌面上放细小的物体,观察到细小物体的振动。

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答案与解析】∵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声音信号从探测船到障碍物,然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ab2f5b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