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慕课教学建设的比较研究

2022-05-25 17:2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慕课教学建设的比较研究》,欢迎阅读!
中外,背景,互联网,比较,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慕课教学建设的比较研究

作者:焦琳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5



2015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触电“互联网+”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而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手段而普遍被高校接纳吸收。

一、中外慕课的发展情况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以美国为代表的三大慕课巨头CourseraUdacityedX的迅速建立并备受关注。各国也纷纷投入到慕课平台的制作与推广当中,慕课平台为本国以及全世界各国学习者提供了在线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并促进了慕课学习的全球热潮。

慕课在中国的起步稍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纷纷加入国际慕课建设行列而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平台也在陆续建设与完善中。

二、国外慕课平台特色

国外慕课平台的创建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校校联合或由某高校组建;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组建;三是教育部或是教育类协会创办。无论是哪种模式创办,其课程均与高校进行深入合作,并由高校直接为平台提供各学科的精品课程。这种平台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为全世界学习者创造了与一流大学的学者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慕课平台的特色之一是对学习者之间互动模式的探索。在课程中,一般会开设讨论区以便学习者提问和交流。而回答问题的人有可能是课程教授或是课程建设团队,也有可能同时选修该课程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而在慕课中提出的问题,平均会在23分钟内得到回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间的沟通,各个平台还设立了颇具特色的讨论区。

在慕课平台学习合格后,会获得由慕课平台以及录制课程的大学或是教师个人签发的证书。Coursera平台推出付费签名认证,把证书与学习者的身份结合起来,使得证书的有效性以及使用价值得到保障。此外,一些平台经教育主管部门验证,对获得课程证书的学习者进行学分认证。如Coursera平台经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审核与评估,对通过认证的课程学习者进行相应的大学学分认可。也确有高校对慕课平台获得的证书予以承认。印度某高中学生在edX上获得认证证书而且成绩排在所修课程的前3%,因而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三、我国慕课平台建设的建议

国外慕课平台的独到之处使得慕课的特色与成果进一步推广,我国慕课平台的建设也应学习并借鉴。

我国慕课建设起始于与国外知名慕课平台的合作,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先后与edX平台合作推出多门课程;而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更是首批加入Coursera的国内高校。随后各高校逐步与国际知名慕课平台签订合作协议。随着对慕课研究的深入,我国高校自主研发的慕课平台也陆续上线,如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好大学在线”等。


在平台的互动方面,中国慕课平台的师生以及生生互动较少,能够充分利用慕课交流、讨论区来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情况并不多。而多数课程只在要求中提出至少回帖或参与话题讨论的次数,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激起学习者参与慕课讨论的兴趣,反而使不少学习者找到了敷衍参与讨论的方法。所以,我国慕课要充分发挥讨论区对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多

借鉴国外模式,如,与视频同步的讨论页面设置,或是利用线上线下共同促进学习者间的交流。

在学分认证方面,随着对慕课教学模式认识的深入,我国对利用慕课进行跨校选修模式亦给予认可,有些慕课亦被确定为学分课程。但是多数高校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评审规则,从而导致了慕课推广方面的局限。学分认证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做法。先对慕课平台的在线课程进行学分评估,能够通过评估的课程就可以在全国推广学分认可形式。这样慕课的资源就可以更为有效地推广。

四、结语

互联网+”教育浪潮袭来,只有把握住了慕课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有利形势,才能充分利用慕课,实现资源共享与创新发展。中国慕课平台的建设也应汲取国外慕课制作与运行的最新成果与宝贵经验,并不断提升慕课建设水平,发展出适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的特色慕课。

参考文献:

[1] 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

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2] 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改变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

社,2015,(1.

(责任编辑:王兰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9ad8a8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