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娱乐圈“清流”引出的传统文化热潮

2022-05-08 12: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申论热点:娱乐圈“清流”引出的传统文化热潮》,欢迎阅读!
清流,申论,引出,传统文化,热潮



申论热点:娱乐圈“清流”引出的传统文化热潮

【热点背景】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 《朗读者》等为代表的看似“高冷”“小众”的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从一众以旅行、游戏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综艺洪流”中的“清流”,更带动了传统文化的新热潮。

【中公时评】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背后,因素很多。既有参赛选手的强势能力,也有点评嘉宾的画龙点睛,也有主持人的巧妙贯穿,而更为重要的,我们应该看到是中国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真正给予了这些节目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首先,依托传统文化,展现国家魅力。《中国诗词大会》依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诗词文化,而这正是节目的核心魅力和竞争力所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诗句由选手们朗朗读来,观众已然忘记了比赛,而沉浸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与情怀里。浮躁的生活中,突然有机会通过诗词触摸诗人的情感,祖先的情怀,无疑是一件美妙的组合,也定然能够激起我们血脉深处文化基因的震荡。

其次,制作走心,准备充足。《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制作者已经有《中国汉字大会》等相关栏目的制作经验,已经对于市场和观众群的偏好有所认知。在这一基础上精心筹备设计环节,自然不同凡响。而嘉宾则是通过认真考量,邀请了在学界兼具学术权威和荧幕亲和力的教授学者,使得嘉宾点评时的妙语连珠成为节目一大亮点。此外,主持人方面选取了具有很高知识素养和综合气质,又肯下苦工的大花旦。据传,主持人在节目开录前半年内接到了字典后的题本,并背诵研究了数百页的专业资料。几个方面,都使得节目不同凡响。

最后,同类型节目同质化严重的烘托。在中国影视产业找寻到综艺节目这一全新的突破点之后,综艺类节目就成为了资本注入和各大媒体卫视竞相追逐的新热。这种情况,在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大热节目的带动下达到了喧闹的顶峰。有关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中国各大卫视上线的综艺节目类型就多达19个种类,而仅真人秀节目就有12个类别。然而,看似热闹的综艺节目背后却难免落入庸俗和雷同的套路。几乎所有真人秀节目,都无法摆脱玩游戏旅行、一夜爆红的套路,而更有一下节目打着冒险节目的旗号通过“喝尿”等极端手段搏眼球,争收视率。更为严重的是,大量节目要么涉及抄袭,要么多个节目购买同一个外国节目的版权,缺少原创性和本土化特点,使得观众在观看之后除了一时娱乐没有可供回味之处。而这样的背景中出现一档有原创特色、更让观众看完之后想的起来,咀嚼得起来的节目必然受到推崇。




2017年上半年,是文化综艺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观众的审美渴求的一次邂逅。而中国文化的魅力觉不只与词。通过合理的挖掘和有效的传播,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更多文化作品必将继续给与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正如《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所说:“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饿今天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cdbe1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