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课文翻译和习题答案)

2022-04-29 21: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课文翻译和习题答案)》,欢迎阅读!
安徽大学,复习资料,公共英语,课文,习题

第一单元

论读书

(赵亚莉译)

总的来说,书本的寿命要比我们自己长。常常是写书的人早已化为了一堆黄土而其著作却依旧立在书架上积聚尘土,但恰恰是死后占有这一席之地的欲望促使人们笔耕不坠。 所以,当我们手中摆弄和翻动这些方块形物体的时候,设想我们手里抚弄的不是具体的书本,而是盛着我们自己回归大地的骨灰的瓮,那也没什么不对。毕竟,写一本书投入进去的,说到底是一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有人说过进行哲学思考就是一步步趋向死亡。不管是谁说的,这种说法从几种意义来说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绝不会因为写一本书而变年轻。

同样读一本书也不会使人更年轻。既然如此,我们自然倾向于读好书。然而,困难在于文学中的“好”是通过区别“坏”来鉴定的。此外,要写出一本好书,一个作家必须阅读大量平庸读物,否则他是没法找到必要的写作标准的。这可能就会为坏文学作品在最后审判日为自己辩护的最佳理由。

既然我们精力不济,既然读书很耗费时间,我们就必须找出一个能让我们至少表面上省时省力的方法来。当然不可否认长时间读一本厚厚的、情节发展缓慢的平庸小说所带来的乐趣,但我们最终目的毕竟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学到点什么。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最大限度地浓缩人生矛盾困境的作品,需要一些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类似指南针一样的作品。 当然,这个指南针的职责是由文学评论及评论家们来担当的。不幸的是,指南针的针摆动得太没谱了。对某些人来说它指北,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指南。评论家的问题有三:第一,他可能是个作品低劣的平庸文人,而且就和我们自己一样无知;第二,他可能对某一类作品特别偏爱或者干脆从出版社得到好处;第三,如果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的话,他会将他的评论写成一篇独立于原作的文学作品,在这一点上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结果,你可能会只读他的评论而不去管他评论的那本书了。 无论何种情况,你都会发现自己漂流在海洋中,紧紧抓住一只你不知道它能漂浮多久的木筏。因此,你如另谋他途就只好培养你自己的品味,制造自己的指南针,亲自去熟悉那些特殊的星星及星座,无论它们是暗淡的还是明亮的,但总是那么遥远的。不过,这样做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你很快就发现自己老了,头发白了,胳肢窝里夹着一本一无是处的书,正在走向人生的终点。

那么这样漂浮究竟在哪儿着陆呢,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也好?我们的那个好人“星期五”又在哪儿呢?在我提出我的建议之前,我想先就这一解决方法的提出者也就是鄙人说几句,这不是出自我的个人虚荣,而是因为我相信一种意见的价值是与它提出的背景密切相关的。确实,如果我是个出版商的话,我必将在每本书的封面上不仅印上作者名字,还要把他们创作这部或那部作品的确切年龄都印上,让读者自己决定是否愿意考虑这个比他们年轻得多或者老得多的作者作品里的观点。

这个即将提出的建议出自这样一类人,在他们看来,文学只不过是几百个人的名字而已;他们在大型聚会上感到别扭,在晚会上不跳舞,喜欢为通奸找玄学上的借口,谈论政治小题大作吹毛求疵;这类人比诽谤者更不喜欢他们自己;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724a9979563c1ec4da71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