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容斋随笔》有感

2022-04-01 21:3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容斋随笔》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随笔,容斋

读《容斋随笔》有感

江苏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建云

寒假闲暇时,翻看了据说是毛泽东珍藏之一,也是他最喜欢读的《容斋随笔,宋朝洪迈著,砖头一样厚,大概有数千篇随笔,虽说我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感觉读来并不乏味。洪迈的笔触本就不是很深,每篇仅二三百字,感觉就像是作者的随意涂鸦,当然,这涂鸦不含贬义。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只要有点感觉,就立刻写出来,感觉又像是做记号,与现今的读后感完全不同。但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正儿八经的读后感令人倒胃口。天马行空,想写就写,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也可以拉到一起去,这才够好!

例如《唐重牡丹》一篇,洪先生在读了欧阳修的《牡丹释名》一文后,对其文中提到沈彪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等唐代咏花高手均未在诗中歌咏过牡丹,从而认为唐朝人不重视牡丹的观点不以为然。经他亲自查证,白乐天集中有《白牡丹》一篇,共十四韵,又有《秦中吟》十篇,其中《买花》一章中有“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他的《讽谕乐府》中有《牡丹芳》一篇,极力称道牡丹花的妖艳,甚至有“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样的诗句。又有《惜牡丹》诗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元稹也有《入永寿寺看牡丹》诗八韵,《和乐天秋题牡丹丛》三韵,《酬胡三咏牡丹》一绝。许浑诗中说:“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徐凝说:“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又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考查验证,有力地证明了元稹、白居易不是没有牡丹诗,唐朝人也不是不看重牡丹。写得实在是好!洪先生做学问的态度也十分值得称道。

作者在读了《论语》后,明确表示最喜欢《公西华侍坐》一章,并引用了孔子和两个得意弟子间的一段对话:

颜渊和子路陪侍在孔子身旁,孔子对他俩道:“随便谈谈各人的志愿好吗?愿意怎样地生活?愿意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路道:“我愿意能真心慷慨地对待朋友,自己的车马和好衣裳都拿来和朋友一起用,用坏了穿旧了也不在乎。

颜渊道:我愿意做个谦逊的人,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张扬自己的成绩。 子路反过来对孔子道:“请先生也谈谈自己的志愿。 孔子道:“惟愿老年人和我在一起能过得安详,朋友们和我在一起能互相信任,少年人和我在一起以后还能想起这段时光。

该章不但描写动人,师生之间亦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提倡自由地


“各言其志”平等地进行讨论,这在今日亦属不可多得。孔子身为导师而不说大话,最为可取。

《容斋随笔》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篇目,像《秦用他国人》《温公客位榜》《汉唐八相》《曹操用人》《世事不可料》《狐假虎威》等论述精到,观点鲜明,对现代人也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乐天侍儿》中记述白居易蓄妓,这本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后来新中国定性白居易为“人民诗人”就不再提什么“樊素小蛮”。只是不知道毛泽东读《容斋随笔》时,对《乐天侍儿》一条作过批注没有,又是怎样批注的呢?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容斋随笔行文简洁精悍,译文通畅明白,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使读者能够适应快节奏的时代,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应用,对我们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之一,值得一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42ae27af1ffc4ffe47ac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